快穿之替你妹的身_作者:君子为庸(327)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还没等他想出个所以然,就有被皇上陛下扔出来的一个重磅消息炸得七荤八素。

  “什、什么?”可怜的老先生今天实在是接受了太多承受范围以外的信息,“您……您要御驾亲征?!”

  连一边的晏依依也捂住了嘴巴,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完全被皇帝的奇思妙想震慑到了。

  无他,实在是大周朝,根本没有这样的先例。

  苏怀瑾和周清还算是穿越过许多小世界,因此要见多识广一些,可即使是他都不能接受周清这种奇思妙想,就可以想象杨秦这种正经本土人士会怎样怀疑皇帝陛下的脑回路了。

  在大周朝,皇帝的地位几乎是至高无上的,他们从不需要上阵冲锋——当然,也许只有开国皇帝出外,但即使是开国皇帝,在登基之后也会被完全供起来以显示身份,绝不会再披坚执锐。

  再说,皇上本就还未完全亲政,朝里安王、宁王和亲皇党的永宁大长公主隐隐成三足鼎立之势,这皇帝一离京,万一两位王爷有什么动作……

  万万不可啊。

  周清无奈地撑着下巴,看着两位忧国忧民的臣子对自己的想法连番讨伐,感觉十分地无奈。

  “杨卿,朕的这个想法,真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一时兴起——你考虑的那些问题朕也都考虑过,可若是什么都等到有万全的把握再去做,朕还不如一辈子窝在后宫做个傀儡皇帝算了。”

  “……话不是这么说的,陛下,”也许是周清太过平易近人,杨秦也渐渐放开了,与他言谈之间少了分尊敬,却多了分亲近,“您是万金之躯,就算一时半会儿无法掌权,也不能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啊,若是有个什么闪失,岂不是追悔莫及?”

  苏怀瑾也叹了口气,握住了他的手:“是这个理,咱们没那么急,如今才是什么时候?慢慢筹谋也未尝不可,这次你就让我先去,若我镇不住状况……”

  “什么?!”杨秦再一次震惊了,“你?你要上战场?”

  “……”苏怀瑾自知失言,说出去的话却已经收不回来了,只能认命地听着大家长数落,连自己刚才想说什么都差点儿忘了。

  “简直是胡闹,我原本还以为你年纪虽小,却行事沉稳思虑成熟,可你俩商量来商量去就得出这么两个结论?战争是儿戏吗,我大周打仗不是皇帝御驾亲征,就是派一个手无缚jī之力的书生冲锋陷阵?”

  两个年轻人对视一眼,有苦说不出。

  他们的经历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外人自然难以理解他们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各种正常人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研究透彻的技能,继而也就无法认同他们看起来过于“自信”的决定。

  他们却都知道对方有这个能力,就算苏怀瑾之前坚持不同意周清打仗,也不是对他的带兵水平有所怀疑,而是觉得以皇帝这个身份的象征意义,不该将自己置于险境。

  “叔容兄……”

  “你就是怎么说,也不能改变自己未及弱冠,还无任何功名在身的事实,”杨秦很不客气地打断了苏怀瑾的辩解,“你打算去前线从一个小卒子做起么,那还……”

  “那又有何不可?”苏怀瑾摇了摇头,没有听他再说下去,“叔容兄,没什么事qíng是不可能的,我父亲那个爵位是怎么来的,相信你也很清楚,我虽然名义上是文渊侯府的公子,可事实上连那侯府的大门都没进过几次,本身更是一介布衣,凭什么不能上前线去充当马前卒呢?”

  “可是,这究竟有什么意义?”

  “意义自然是有的,”苏怀瑾微微一笑,“这些年来,我可是暗地里帮皇上造了不少好东西:连弩、攻城车、□□……这些有的还在试用阶段,有的却早已投入战场使用,相信你也不会没有听说过它们的大名吧?”

  杨秦觉得自己今天已经被接二连三的消息打击到麻木了:“那些……那些都是你做出来的?”

  “算是,”苏怀瑾不置可否,“借了些前人的力,总之,有了这些东西,你倒不必担心我真的从小兵做起,我和皇上最近正打算将这些公开了,想来这次针对咱们两个的刺杀,也和这个不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