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玉儿拿了银票进来,说是方家二奶奶托人带来的。
托的人,是肖金安。
有了银子四处打点,便有丫鬟趁机在文磊和王妃面前说点好话,有意无意提起她的好处。
肖金安也像是受人之托一般,时常拖了怀孕的文宣郡主来,不时提一提文琰没有生母,很是可怜,王府的长子生母被软禁,日后传出去不体面。
终于,她被放了出来。
世子夫人虽然不甘不忿,可她进门多年,只生了一个女儿。
她也学乖了,做小伏低,不去惹她。只乖乖的照顾文琰的生活起居,连着多次在丫鬟嚼舌根的时候,将人送给世子夫人处置。
以表忠心。
如此多次,在世子夫人有心为难的时候,连王妃都看出下去,为她说话。
王妃既然求qíng,世子夫人只能给面子。
后面几年,也算是客气生疏,各守本分。
王妃乐见其成,努力维持这种家宅平和的局面,并不想去打破。
于是她越来越安慰,不争不斗,收敛锋芒。
居然连文磊都对她好些了。
原来书上说的没错,女子温柔贤淑,永远是正统。
若是现在看方玉烟,早期那些嚣张跋扈的影子早已经dàng然无存,如今,是一个温和无害,一脸笑意,jīng明算计的王府侍妾。
书信烧了,心里可不平静。
方玉烟暗恨梅姨娘无qíng,想了想,让玉儿去给肖金安报信。
看你怎么跟五房jiāo待!
梅姨娘这些年没少受方玉烟的冷漠,信送出去没有回信,倒是也习惯了。
只是对着五夫人,可算有点儿说辞就行:“我给王府写了信,不日就有回音,只是银子嘛……”
☆、254、多管闲事
五夫人听见王府,笑眯眯的又拿了五百两。
梅姨娘有些冷淡,鄙夷的瞧了一眼五夫人:“王府,吃饭都用的金碗——”
五夫人一愣,片刻后回神,又拿出五百两,握在手上,却不递过去:“我今日就只带了这么多。”
她想了想,终究小心翼翼的措辞:“只是我听说,那肖金安是王妃的女婿,王妃只怕这次难以……”
前一次,梅姨娘给方其乐做媒的时候,说到女方在京城名声不好,五夫人犹豫,她就说:“这可是王妃保得媒!”
五夫人这才答应。
只是上次回去了之后,她也怕梅姨娘搞不定此事,去三夫人家里探口风,这才得知三老爷的官也是请王妃出的面。
如今王妃与肖金安一家人了,自然不会相帮。
也不知道梅姨娘在京城还有没有别的人。
五夫人的试探,梅姨娘怎么会听不懂,她笑了笑:“你知道的事qíng,我怎么会不留意。放心吧,我写信给玉烟了。她虽然是个侍妾,可是却诞下的王府的长子,那个世子夫人不过生了个女儿罢了。”
避过王妃,肖金安就cha不了手。
到底还是亲闺女亲。
五夫人听见是方玉烟,这才放了心。先前方玉烟chūn风得意时,没少写信回来显摆。
后来被软禁,乃王府丑闻,自然是一点儿风声也不露的,五夫人更是无从得知。
“还是侄女亲。”五夫人讨好的笑笑,这才将银票jiāo出来。
梅姨娘嫌弃的命阿秀收了:“玉烟没有王妃那么大的权势,可到底也有几分薄面。所以这次要的银子比较多,毕竟四处打点花费不少,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五夫人这才明白银子都花到了何处,知道了底细,心里有了数,喜滋滋的去了。
走了几步到底不放心,又去驿站打听了下,得知前几天阿秀的确拿过一封信送到京城去,这才觉得银子花得很值,一颗心全然放下。
梅姨娘在府里一下子又阔气起来,穿戴漂亮大方,连雪梨这种不识货的都说“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买得起的。”
赏赐下人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汀兰院的人,据说有个传饭的丫鬟,光是提着食盒去了一趟梅姨娘的院子,就得了五两银子的赏赐,惊得她差点摔倒。
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梅姨娘经过池塘喂鱼,给她递鱼食的婆子得了三两赏赐。
梅姨娘去厨房,给她搬凳子的丫鬟得了三两银子的赏赐。
梅姨娘出门,赶车的阿贵得了五两银子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