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守寡,又有个小女儿,这往后的日子真的是苦哈哈的。
许嬷嬷年纪大,见识得多,这种状况,倒不是年轻妇人守得住守不住的事儿,而是是非太多了,流言蜚语比刀子还狠,再者,生活不易,若豆腐摊不能谋生了,带着孩子改嫁总比娘俩去要饭qiáng,市井寡妇二嫁,多是为了生计。
萧娴支着腮帮子,与赵妈妈道:“这丫头说好吃,她家豆腐肯定是真的好,妈妈改明儿去问问采买上的妈妈,若是东西合适,往后多顾着些她家生意。”
“姑娘心善,”许嬷嬷点头应了,“老太太这几年吃得素,厨房里都是常备豆腐的,奴婢会去问问,再跟牛妈妈说一声。”
谢筝替古嫂子道了谢。
萧娴笑了:“谢什么,买谁家的不是买?我们得了好口福,又能照顾她生意,两全其美。”
谢筝又问起了秦骏,只是萧娴也离京多年,京中对秦骏的那些传闻,她也知之甚少,两人只好作罢。
天一亮,松烟备了马,一行人往城外去。
隔了几日了,昨日又下了雨,若不是前回来过,此刻要再找宋玉澜被抛下去的地方,还真有些苦难。
土地浸了昨夜雨水,半gān不gān的,并不好走。
最麻烦的,是前几日的痕迹基本都因雨水消失了。
从河边到昨日古阮遇害的村子,这条路并不短,中途还会经过另几处小村子。
走到一处小村时,迎面遇上了几个捕快。
那几人快步过来,道:“我们照马捕头jiāo代的,一早就去找那袁姑娘,还真叫陆公子说中了,早就没影了,我们只好散开,在各处村里转转,也许这几日,老古有在附近村里打听过什么。”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方向
谢筝喂逾轮喝水,听了这话,愕然转过头来,奇道:“真不见了?”
那几个捕快猛一阵点头。
陆毓衍敛眉,问道:“能弄清楚她往哪儿去了吗?”
昨夜他们回城时,土地依旧湿滑,袁姑娘动身离开,按说会留下不少痕迹。
带头的捕快垂着脑袋,叹道:“我们到村里时,村民们都起身做活了,村口的脚印凌乱极了,我们分不出来,若是老古还在,许是能看明白,他对这些最在行了……”
提起古阮,几个捕快都是一阵叹息,眼睛里满满都是不舍和愤慨。
陆毓衍捻着红玉,顿了片刻,打定了主意。
一行人到了村长家中,借了桌椅并纸笔,松烟仔细研墨,这墨块比不得府中自用的,难磨开,味道又怪,但好歹不耽搁画图。
陆毓衍提笔勾勒,简单画出了五官脸型,抬头问谢筝道:“哪儿还不像?”
他的记xing也算不错了,但和谢筝的过目不忘相比,还是逊色许多。
谢筝闭着眼睛回忆袁姑娘模样,道:“眼尾没有这么高,微微垂下来,唇角边上有一颗很小很淡的红痣,鼻子……”
陆毓衍照着谢筝说的,重新又画了一副。
松烟一面磨墨,一面看,连声说“像了像了”。
不止松烟觉得像,几个捕快都啧啧称奇,不禁赞陆毓衍画得像,也惊叹谢筝记得清楚。
能有这样的本事,也难怪一个小姑娘家,陆公子查案时总会带着她。
画chuīgān之后,陆毓衍jiāo给了捕快,让他们拿去教坊司里问问,可有人认得这袁姑娘,以她的仪态举止,若不是教坊司出身,大概是江南来的瘦马。
有捕快匆忙回城了。
陆毓衍擦了手,见谢筝蹙眉沉思,便问了一句:“在想什么?”
谢筝回过神来,抿唇道:“在想那位袁姑娘到底去了哪里,她是自己走的,还是……”
昨日他们离开村子时,并未表现出对钱福保起疑,背后凶手按说不会让袁姑娘离开,她这一走,等于是撕开了古阮失足的伪装,让衙门里清楚看清,袁姑娘与钱福保可疑极了。
会想到这等法子来害古阮,凶手不会犯这种错误。
袁姑娘应当是违背了背后之人的意思,自己离开了村子。
昨天在大堂上说的那些,全是诓骗钱福保的,此时此刻细细想,谢筝倒觉得,袁姑娘并不会在哪个庄子里吃好喝好。
“她若是知道凶手的几处落脚处,寻了过去,那她……”谢筝顿了顿,看向陆毓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