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锦_作者:玖拾陆(24)

2017-12-09 玖拾陆

  绍方庭?

  这个名字,谢筝有些印象,她仔仔细细回忆了一番,心尖不由就是一跳。

  前吏部侍郎绍方庭。

  永正二十五年,绍方庭的爱妾被嫡妻所害,他愤怒之下为妾杀妻,当时谢慕锦任大理寺正,此案正是由谢慕锦复审监斩。

  这也是谢慕锦在大理寺里办的最后一桩案子,没过多久,他就外放镇江了。

  “杀妻的邵侍郎?”谢筝询问道。

  正恩大师的眼底闪过一丝悲痛,神qíng戚戚:“绍方庭是贫僧在俗世收的最后一个弟子,他是无辜的,谢慕锦也知道他是无辜的。”

  谢筝下意识捏紧了手中玉佩,难以置信看着正恩大师。

  既然谢慕锦知道绍方庭无辜,为何他复审时没有翻案?为何还是斩了绍方庭?

  她的父亲,不是胡乱断案之人。

  倒吸了一口凉气,谢筝bī着自己冷静下来,哑声问道:“这件案子的背后牵连了谁?”

  能让谢慕锦明知是错案还往下办,可见牵连之人身份特殊,谢慕锦不能翻案,也翻不过来,只能将错就错,以至于三年后获得玉佩,他告诉谢筝,这是故人的托付,也是他对故人的承诺。

  这几年间,谢慕锦一直在查这个案子吧?所以他们一家才引来了杀身之祸。

  “贫僧不知背后牵连,绍方庭和谢慕锦都没有与贫僧说过,”正恩大师顿了顿,“绍方庭杀妻案的主审是陆培元。”

  五年前,陆培元不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他还在刑部任职,时任左侍郎。

  第十六章 质疑

  谢筝愕然,她想说什么,嗓子里却一个音都冒不出来。

  就像是昨日横在她脖颈上的白绫又一次勒住了她,无论她怎么挣扎,都不出声来。

  嗓子眼痛,胸口痛,窒息一般。

  她想问正恩大师,陆培元审案时到底知不知道绍方庭是无辜的?

  他是跟谢慕锦一样,明知是错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就此断案,还是他也身在泥泞污水之中,为了替背后之人掩盖一些事实,故意如此审断。

  谢筝不知道。

  她握着玉佩的手一点点垂了下来。

  良久,谢筝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绍侍郎将玉佩jiāo给大师时,可还有其他物件、其他话语?这块玉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正恩大师笑了。

  明明是个连背都挺不直了的老人,可他笑起来的时候,谢筝却觉得,仿若是看到了曾经名满天下的柳大儒。

  谢慕锦说过,柳大儒之所以受人尊敬,不仅是因为学问,而是他的品行与为人。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骨子里都是儒家典范。

  谢筝想,即便修行三十年,那份风骨依旧在正恩大师胸中。

  “五年前,绍方庭把玉佩jiāo给贫僧的时候,只说了四个字,”正恩大师的唇角微微扬着,似是欣慰,似是感慨,“他说,‘君子如玉’。”

  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

  谢筝合掌谢过正恩大师,从厢房里缓缓退了出来。

  萧娴拉着萧临去看塔林了,此处庑廊下,只剩下谢筝一人。

  她徐徐吐了一口气,低声念着“君子如玉”。

  绍方庭当年留下这四个字,定然是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了吧。

  他到底知道了些什么,以至于要赔上xing命?

  或者说,他想守护住的到底是什么?

  陆培元主审杀妻案,若他牵扯其中,那谢家惨案,他是否也……

  谢筝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她最初进京时,没有想过要借助陆家的力量,可自从遇见萧娴,心底里还是燃起过仰仗萧、陆两家来替父母伸冤、替自己翻案的念头的。

  希望就像是燎原火,从未企及也就罢了,已然冒出了火星,再一桶凉水浇下来,愈绝望。

  手心泌出一层薄汗,连握着的玉佩也湿漉漉的,谢筝突然就想到了陆毓衍,想到他随身挂着的红玉,想到他早晨提醒她当心出汗。

  她垂着眼帘自顾自想着,直到听见一阵脚步声。

  谢筝抬头,四目相接,她对上了那双桃花眼。

  夏日里行上半个多时辰,即便是林荫山道,依旧热得很。

  陆毓衍一路走来,亦是出了些汗水,那些水雾似乎漫进了眼中,水光潋滟,勾人心魄。

  谢筝下意识抿住了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