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锦_作者:玖拾陆(439)

2017-12-09 玖拾陆

  雨势丝毫不见小,为了赶时间,自然是骑马出城。

  谢筝换下了宫装,穿了身方便行动的衣裳,跟着陆毓衍出门。

  在前头院子里歇着缓口气的唐姨娘正巧瞧见他们的身影,偏过头问身边丫鬟:“二爷与阿黛姑娘又要出门去?”

  “说是去看看老爷出事的地方。”小丫鬟道。

  半晌,唐姨娘才应了一声,垂着眼帘,讪讪道:“她倒是去哪儿都跟着。”

  大雨里的京城不似平日热闹,街上没有多少行人,马儿撒开蹄子跑,溅起了一地水花。

  虽然穿了蓑衣,带着蓑帽,扑面而来的雨水还是模糊了谢筝的视线。

  好歹她擅长骑马,这一段路又平坦易行。

  出了城,从官道绕行上山之后,路况越来越差。

  这条山路本就泥泞,落雨之后更是坑坑洼洼的,几人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杨府尹虽回城了,但事发之地还有两个捕快守着。

  见陆毓衍翻身下马,那捕快行了礼,硬着头皮给陆毓衍指了指。

  他当捕快也好些年了,命案也经历过几回,遇害之人的家属哭得撕心裂肺,他一个外人看着,心里也憋得慌。

  可若那位不仅仅是家属,还是个能查案的官家人,那滋味就越发不同了。

  就跟前回他们衙门里查古阮被害时一样,哪个不是心里滴着血,还拼着命要查个真相出来?

  同僚之qíng已是如此,这父子血脉……

  捕快暗暗叹了一口气。

  几人下了山崖,到了马车边上。

  当时为了救人,顾不上先勘查现场,等把陆培元和车把式从马车下抬出来了,附近都已经乱糟糟了。

  如今这里已经是收拾之后的样子了,最初的状况,还需他们到顺天府里看记录。

  雨水冲刷了痕迹,只一块石头的角落还沾了些血迹,不晓得是陆培元的还是车把式的。

  谢筝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哪怕她晓得自己记忆过人,也怕自个儿会忽略、记错些细节。

  捕快道:“御史大人是为了一桩案子上山的,兄弟们去村里问过,说当时都见到了御史大人,大人问什么,他们也都答了,兄弟们听着都没什么不妥当的。”

  陆毓衍有些失望。

  虽然杨府尹说过寻不到什么线索,他自己也明白大雨之后很难有收获,可真的站在这儿,还是失望的。

  深吸了一口气,陆毓衍道:“走吧。”

  天暗了许多,城门也快关了,陆毓衍和谢筝只好回城。

  入城时,官兵道:“陆公子,马捕头让我给您带句话,那个车把式没熬住,已经没了。”

  谢筝的心狠狠一揪,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抬眸去看陆毓衍。

  陆毓衍神色平静,只轻轻点了点头。

  陆府门前,白灯笼扎眼。

  陆培静没有回宫,圣上允了她在陆府过一夜。

  谢筝换了身gān净衣裳,喝了碗姜汤,身子才稍稍暖和些。

  陆府里忙碌,陆培元被挪到了灵堂里。

  唐姨娘跪在一旁,面无表qíng,不知道在想什么。

  陆毓衍看着她,道:“我有些事qíng想问问姨娘。”

  唐姨娘闻言,抬起眼帘睨陆毓衍,见他抬步往外头走,才慢吞吞道:“二爷想问什么,就在这儿问吧,外头风雨大,里头还暖一些。”

  陆毓衍顿了脚步。

  谢筝走上前,道:“姨娘想当着老爷的面说吗?”

  唐姨娘嗤笑了一声:“我没有什么事儿,是不能当着老爷的面说的。”

  既如此,谢筝也不勉qiáng她,道:“姨娘前些日子去的那家金银铺子,其实是成国公府的吧?”

  “是啊,”唐姨娘的声音淡淡的,“国公府产业不少,那铺子只是沾亲带故的,外头也没多少人知道。”

  “姨娘那天回来之后,就心神不宁了,”谢筝没有绕圈子,直接道,“姨娘是去说了什么,还是去听了什么?”

  第三百零三章 羡慕

  唐姨娘眉头微微一蹙,很快又舒展开了,道:“二爷与姑娘不如问我到底知道什么。”

  如此直白的态度,倒是让谢筝与陆毓衍意外。

  谢筝见陆毓衍微微颔首,她便顺着唐姨娘的话,问道:“那姨娘知道了什么,又想说什么?”

  唐姨娘双手撑地,有些吃力地爬了起来,走到火盆前,随意往里头丢了几个元宝,道:“我呢,是想看你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