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锦_作者:玖拾陆(47)

2017-12-09 玖拾陆

  这事qíng还真叫贤侄说中了,查那婆娘,还一连串拉起来好几个老虔婆,有两个手上还沾着人命,我全给拉进大牢里了。”

  陆毓衍心里有数了,韩婆子做的是那种营生,也难怪她不敢说出当夜自己的行踪。

  一旦坐实了虔婆身份,别说她是郑博士的奶兄弟,就算是亲兄弟,郑博士也要跟她划清界限,再不往来。

  韩婆子要赚银子,怎么肯丢了郑家那份工钱呢。

  杨府尹说完了韩婆子,又迫不及待问起了罗妇人的事儿:“可有证据?晓得她行踪吗?不是我说啊,能早一日结案就早一日,我这顺天府也能按部就班地做事,免得那几位老大人,整天来chuī胡子瞪眼的。”

  “寻了些线索,”陆毓衍没有仔细与杨府尹说经过,只讲了结论,“使人去宁国寺附近的破旧寺庙庵堂里搜一搜,就算找不到人,也能找到些住过人的证据。”

  杨府尹听完,一个头两个大,宁国寺在北城郊的山上,整座山头,少说也有百来处,其中香火不兴的恐有几十处,又分散在山中各处,真要一处处去查验,实在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

  正想诉苦,猛然想到城门口挨个寻常百姓的衙役、官兵,他暗暗叹了口气。

  上山去查,辛苦是辛苦,但好歹是条正路,怎么看也比在城门处瞎折腾qiáng。

  杨府尹大步流星地安排去了。

  谢筝几人刚从衙门里出来,天色就猛得暗了下来,乌黑云层从远处飘来,眼看着就要落雷雨了。

  夏日里的天气说变就变,这雨不见得要下很久,但来势汹汹,谢筝估摸着这点儿工夫,应当能赶回萧家,便与陆毓衍告辞。

  陆毓衍这次没出口拦她,让松烟把谢筝送去,与苏润卿两人往李昀府邸去……

  驱马比走路快上许多,谢筝到了角门外,翻身下马,颇有些舍不得地拍了拍逾轮的脖子。

  逾轮嘶嘶吐了两口气,似乎很是愉悦。

  松烟从谢筝手里接过了马绳,等她进了府,这才牵着马儿出了胡同。

  乌云压得更低了,蜻蜓在园子里盘旋,远远的,传来几声闷雷。

  陆毓衍和苏润卿刚进皇子府,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沿着庑廊一路绕到了书房外,只见窗子大开,李昀坐在窗边饮茶,白玉杯热气氤氲。

  雨水沿着屋檐落下,雨势大,积成了水帘,伴着风,院子里那几株芭蕉晃得沙沙响,而水势的另一头,书房之内,饮茶的李昀眼角眉梢含着笑意,目光沉静,温润如玉。

  第三十二章 为难

  李昀今日穿了一身牙白长袍,腰间束带亦是清雅,长束冠,cha了一根白玉簪,只有薄唇才给整个人添了几分血色。

  朝臣们都说,五殿下李昀xing子沉稳平和,虽不露锋芒,但也不是庸庸之辈。

  他就像是夏日里的一眼泉水,沁人的凉,也舒心。

  甚至有人在私下议论过,李昀若登大宝,未必能压得住其他兄弟、外戚、朝臣,但若只是个闲散皇亲,他能无功无过地活一辈子。

  在这桩案子之前,陆毓衍与李昀接触极少,他反倒是与苏润卿更熟悉些。

  苏润卿做了李昀小十年的伴读了,依他的说法,五殿下是个能叫人如沐chūn风的人。

  陆毓衍与李昀jiāo谈几次之后,多少能明白苏润卿的意思了。

  两人进了书房,与李昀见了礼,这才落座。

  苏润卿仔细把查访的经过说了:“杨大人已经安排了人手,若我们的想法没有偏差,应当会在一两处废弃庵堂里找到些痕迹。”

  李昀听完,没有开口,又煮了水,重新泡了一壶茶,给两人添上:“淑妃娘娘送来刚送来的老君眉,你们尝尝。”

  苏太傅爱茶,苏润卿跟着祖父,也品过不少好茶,其中不乏宫中御赐的珍品。

  端起茶盏,苏润卿闻了闻茶香,又观茶形茶汤,笑着道:“这是贡品吧?前几日,圣上还使人赐了一些给祖父。淑妃娘娘素饮大红袍,这老君眉是特特为殿下留的了。”

  “娘娘xing子就是那般,平日里有什么好东西,都替我与长安留着。”李昀抿了一口茶,语气淡然。

  陆毓衍正品茶,闻言抬眸看了李昀一眼,见他语气虽淡,神色之间并无其他qíng绪,又垂下了眼帘。

  李昀并非是淑妃的亲生子,他六岁那年,母妃齐妃娘娘病故,圣上怜他幼年失母,惜淑妃小产失子,且淑妃的长女长安公主很喜欢李昀,就让淑妃养育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