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锦_作者:玖拾陆(54)

2017-12-09 玖拾陆

  三姑六婆说话,很多时候就是一把把刀子。

  罗妇人被婆家冠上克夫克子的名声,又被赶回娘家,整个燕子村都被京城南郊的村落当成笑话,连带着村子里嫁出去的女人们都抬不起头来。

  罗家也骂了些不好听的,罗妇人要依着娘家过活,又不是那等嘴皮子厉害会与人骂架的人,只低头受着。

  罗老太不肯白养她们母女两个,那三妯娌又一阵煽风点火,罗妇人没办法,只好进城谋了个老妈子的差事,一个月半吊钱,她一个铜板都舍不得花,全拿回罗家,只盼着罗老太看在这几百个铜板的份上,能让宝姐儿吃饱饭。

  可宝姐儿最终还是没有活下来。

  端午时,主家赏了两个ròu粽子,罗妇人没吃,就存着,等到了不当值的那天,拿着粽子,并节日里赏下来的几十个铜板,高高兴兴回了燕子村。

  整个罗家,整个村子,都没有她的宝姐儿了。

  罗妇人急了,去问罗老太,罗老太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才道:“跟着我们这种人家,能吃什么饱饭?我前两天送去城里善堂了,她没缺胳膊少腿的,指不定就叫哪家好心人看上,抱回去好吃好喝养着,怎么都比跟着你qiáng些。”

  道理似乎是这么个道理,但又不是要饿死了,罗妇人怎么会愿意把女儿送走?

  她匆忙下山,去了罗老太说的广德堂,里头却没有宝姐儿。

  也正是在那里,她遇见了郑夫人。

  罗妇人一心存着能在哪家善堂里找到宝姐儿,却没有想到,宝姐儿死在了山里。

  村里去采山珍的汉子现了宝姐儿,存着几分善念,把她带了回来,那副惨烈样子,便是男人看见了,夜里都睡不安稳。

  罗妇人当时就厥了过去。

  等醒来后,她质问罗老太,却得来了那么一番话。

  “所以,我把她推下了山,”罗妇人说到这里,gān裂的嘴唇微微扬起,露出一个满足且安心的笑容,“她不是信佛吗?不是想登极乐吗?那就让她去吧。”

  许是罗家太狠,宝姐儿又死得太惨,那之后,倒没人再说罗妇人长短,只说罗老太的不是。

  罗妇人离开了燕子村,她无处可去,最后落脚在一间香火不盛的庵堂里。

  “我只是想弄明白,她们念经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罗妇人歪着头道。

  那日下午,整个庵堂里静悄悄的,老尼在屋里做晚课,罗妇人就在庵堂里走动。

  一个村妇哭哭啼啼进来,直冲进大殿里,扑通跪在菩萨前头。

  罗妇人跟了上去,就听见那妇人哭日子疾苦,哭儿媳不善,她要与儿媳同归于尽,又祈求佛祖原谅她。

  “杀人就是杀人,佛祖为什么要原谅?”罗妇人茫然的目光落在明镜高悬的匾额上,道,“她既然想同归于尽,我就先杀了她吧,也免得叫她多害一条人命。

  她儿媳要是死了,她儿媳的娘要多伤心啊。

  就跟我一样。

  我的宝姐儿死了,我的心也死了……”

  第三十七章 jiāo代

  天色大暗。

  上弦月隐在云层后头,只映出一点灰蒙蒙的光。

  谢筝听罗妇人陈述,心境比这夜色更渗人。

  罗妇人果真是疯魔了,她的内心已经不会为了谋人xing命而动摇起伏了,唯一能让她激动、让她痛苦的唯有宝姐儿的死。

  从最初听村妇说要与儿媳同归于尽开始,她说得很完整,记忆没有一点偏差,能记清这一桩桩案子的顺序,也记得她到底做了些什么,直到静心庵里又害了一人。

  那个时候,衙门里已经查得很紧了,虽然还有破旧庵堂可以落脚,但罗妇人需要食物,就不得不去像宁国寺这样的香火繁盛处寻些口粮。

  “我知道杀人不好,可她们就一个个出现在我面前……”罗妇人的声音低了下去,沉默了许久,才又道,“我知道我是怎么杀人的,但等我杀了人,我又记不清我是怎么拿了绳子、怎么上前勒住了那些人的脖子、怎么用力的,我都不知道。

  我只知道,在我跟前的人已经死了……

  我要花上好几天,认认真真去想,才会想起来我到底是怎么做的。”

  出入宁国寺的那几天,罗妇人见到了很多香客,也许是大殿里一直有很多人,她的心中并没有涌起过杀人的念头。

  那几日,是这两个多月里,她过得最平静的几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