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不会说话,我便代她谢过齐王妃的礼了。”沈宁点点头,示意rǔ母将那枚玉佩好好收下来。
“哪里的话,我也好歹算是这孩子的伯母,这礼还算是给迟了的。”齐王妃微笑着说道。“这玉佩是开过光的,我带了多年,只希望太子妃不要嫌弃才好。”
“玉保平安,我不但不嫌弃,还要多谢齐王妃呢。”
齐王妃被丝竹搀扶着去往偏殿去了,沈宁在她身后看着她叹了一口气。
“太子妃,今后还是远着些齐王妃吧。”和安郡主小声说道。“她毕竟是淑妃的亲儿媳。”
可是走过前世今生的沈宁,却不觉得齐王妃是个坏人。只是她家世不显、没什么娘家的助力,齐王又是个对生母淑妃孝顺的,齐王妃为人儿媳的,只好顺从淑妃,时不时地逞些嘴上功夫罢了。
齐王妃说到底不过是个普通女子,只是命运捉弄,能嫁给了齐王既是她的幸运,也是她命中的不幸。她视丈夫齐王为天,视膝下两儿一女为命。
第一百一十七章 钟爱
前世时,齐王和淑妃母子一直对太子储君的位置心有希冀。
只是萧嵘太子之位稳固得很,晋王和大半宗室贵亲都站在萧嵘这一边。
所以皇上驾崩之后,萧嵘顺理成章地登基称帝了。齐王心有不甘,却偏巧江南一带爆发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间接引发了一桩贪污朝廷发放救济银的大案。其中祸首正是淑妃母亲的弟弟,就连齐王都在这里头分了好大一杯羹。
事发之后,江南下属地区的一位县丞不愿意同流合污,也可怜百姓流离失所。他就安排好自己的妻小躲藏了起来,自己携带着证据进京上告,齐王发现端倪后,一路派人追杀这名县丞。也是这名县丞运气好、舍得下身段,自毁了容貌扮作了进京讨食的流民,成功地躲过了一波又一波的追杀。最终趁着萧嵘前往太庙祈福的机会,从沿路的百姓之中扑跪到萧嵘的车驾前,呈上了他一路细心保全着的证据。
萧嵘糙糙地过了一眼,便命人将这名县丞带入了宫中。
详细一问下来,县丞将自己所知qíng况和盘托出。江南一带官员,上下联手,吞没了大批朝廷下发的救济银两和食物。为防止真实的灾qíng外泄,还控制住了流民不准他们往外地逃灾。导致大批灾民得不到救命的粮食,连外出谋生的机会都被剥夺,灾民大批大批地死去。
萧嵘震怒,吩咐大理寺并刑部严查此案。
因为萧嵘十分重视这幢案子,这桩贪污案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牵连出了江南官场近乎半数的官员不说,再一详查,发现齐王居然也牵涉在其中,连京中根深蒂固的杨家都在其内。萧嵘下令涉案官员一律严审,必定会给江南下属七县的所有灾民一个jiāo代。
一方面萧嵘又赶紧派出自己的兄长晋王萧崇重新带着救济银和大批粮食,快速前往江南镇抚灾民,平息灾qíng。
涉案官员该抄家的抄家,该斩首的斩首。
唯独是齐王的处理,萧嵘犯了难。
齐王是萧嵘的兄长,而且虽然知道他牵涉其中,可是杨家为了保住齐王将大半的罪名都拦了下来。
皇上在因病驾崩之前,也特意将萧嵘叫到了跟前嘱咐,如果将来齐王犯了过错,只要不是什么叛国的大过错,都希望萧嵘可以放他一条生路。
萧嵘纠结了数日之后,对齐王下了处理的方法。
齐王原本的封地在山东腹地水土最为丰沃的地方,萧嵘将他的封地改迁,将他遣往遍布瘴毒、气候苦寒的岭南。
齐王迟迟不愿意就藩出京,晋王只好率先离京,以此bī迫齐王也离京。
作为萧嵘亲兄长的晋王都大大方方地出京就藩了,齐王也不好厚着脸皮滞留在京中了,只好带着一府的人出发,前往岭南封地去了。
儿齐王妃因自己在闺中时就体弱多病,她生下的三个孩子也是天生就有一些不足之症。三个孩子在京中时尚且因为京中的气候适宜,加上太医定时过府查看,倒也没什么大的妨碍。
可是这样三个体弱的孩子,随着齐王夫妇到了岭南很快便出了问题。齐王妃的长子因着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又因为水土不服很快生了一场重病。岭南没什么名医,孩子的病qíng愈发地严重了起来。齐王妃不惜与齐王闹翻,也要亲自写信入京求助萧嵘派来太医前往岭南医治孩子的病q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