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复低声回道。
“所言甚是。如此,朕便安心了。这次,冯相你居功至伟,若不是你做出如此之大的牺牲,朕怕是要寝食难安了。”皇帝点点头,欣慰的说道。
“能为君王分忧,是做臣子的福分。”
冯复佝偻着身躯,不敢居功,连连退让,此刻他胆战心惊,想他为官多年,早知伴君如伴虎,可这一次他却是真的怕了。
只为了一句预言,仅仅是一句预言,这位素日里奢靡成xing,却还算温厚的皇帝就变了颜色,冯复仍清晰的记得十日前,皇帝召他入宫,就命他跪在这里,他跪了整整一个早上,皇帝便在旁边喝了一早上的茶,一言不发。
他一向谨小慎微,不知何事冒犯了皇上,只得噤声跪在原地。
却没想到皇上自始至终没有说话,只宣了一人上殿。
那人身穿黑色道袍,山羊一般的白胡须挂在脸上,尖长的脸型像极了驴面,一双细长的眼睛,暗棕色的瞳仁转个不停,看起来极为狡黠可疑。
可皇上却起身亲自相迎,并请那人将所言之事再说一遍。
那人声音尖细,所言只有八字:“尚中弱,有元女代王。”
尚国至今建国已有两百余年,当年先皇用鲜血打下的这疆土,历代皇帝都悉心守护不敢有失,如今却突然有了这样的预言。
冯复拱了拱手,向那道士行了个礼:“敢问大师如何得此预言?”
“也罢,我便透露一二。近几日我观天有太白经天之像,乃女主昌之兆。我细推演之后,自知此预必落在一元姓女子之上。”
“大师有所不知,元姓乃皇姓,皇上如今并无贵女。”冯复拱手说道。
“此便是大人你凡胎ròu眼了,元姓虽是皇姓,却并非当今圣人一人独有。”那道士将手中的佛尘在冯复面前轻弹两下,笑道。
“冯相,朕听闻元刚之妻童氏似乎已经快要临产。”
元明皇帝背对着冯复,淡淡说道。
第一百四十七章 更名换姓
冯复这才明白,原来说的不是旁人,难怪几个月前那童浣便曾被接到宫中,难怪元田将童浣接回后自己便留在了宫中。
原来竟是这样的怪力乱神之说。
但皇上对此深信不疑,今日召他进殿难道也是为此?
“据臣耳闻,确实已近。”冯复回道。
“耳闻?你与元府的关系恐怕不只耳闻吧?你可知前日娴儿入宫向朕求了一事。”
冯复心中一惊,冯娴入宫之事他丝毫不知,那丫头向来稳重,怎会贸然进宫求旨意,还不与自己商议。
“微臣不知小女所求何事,还望皇上示下。”冯复长跪在地,方才皇上言语中分明在暗示着什么。难道?
冯复不禁冷汗直冒,那丫头不会这么冲动吧!
“她求朕为她与元田赐婚。”
元明转过身,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将头伏在地上的冯复,“朕允了。”
冯复连连叩头,“皇上,小女愚鲁,请……”
“冯相无需多言,元刚有谋逆之心久矣,朕才发现原来冯相也牵扯其中。”
“如今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不知冯相……”元明意味深长的看着冯复。
冯复连叩了三个响头,才抬起头涕泪俱下说道:“愿为皇上分忧!”
便是在这样的qíng景下,冯复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与元田,出嫁当日,他亲自挑选冯娴的贴身女婢,将冯娴送上花轿。
那女婢身上便有一匣子,那匣子中放的不是别的,正是伪造的玉玺。
那女婢按照冯复的安排将那匣子放在了府里,神不知鬼不觉,就连冯娴也不曾察觉到任何异样。
便是这样一宗莫须有的罪名,要将元府满门屠尽,谋逆造反之罪,就连元刚半生戎马用鲜血换来的将名也毁于一旦,即便身死,也要被后人rǔ骂。
冯复肝胆俱寒,若不是他反应得快,懂得变通,恐怕,那城门外挂的便不只是他们二人,还有他的尸骨了。
此时,一切已成定局,他只希望元田能平安逃走,莫要被追兵擒到。
元田与huáng岚,一路西行,却也并不容易。
元田怀中的小人太过柔弱,没有走多远便被颠簸震醒,哭闹不休,小小的手儿胡乱的在空中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