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夫人养成记_作者:漫步长安(135)

2017-12-07 漫步长安

  等船入京后,京中那些七绕八弯的裙带关系,她都知道得差不多。

  当然,在这段日子里,她无数地收到方静怡隐恨的眼神,还有方家两位舅母明夸暗贬的话语。

  刚开始胥老夫人找雉娘说话时,方家的姐妹和蔡家的姐妹也会一起,那时候胥老夫人自然只是普通的说着话。

  等她们起身告辞时,才将雉娘留下来,她们拉不下脸还赖着,如此几次,众人都识趣地避开,心知胥老夫人对雉娘另眼相看,虽不平,却也不敢露出不满。

  方家的两位夫人对巩氏说起这些,嘴里酸溜溜的,语气中隐含讽刺,巩氏是个绵软的xing子,但却不是傻子,当然能看出她们的虚qíng假意,也推说要照顾自己的丈夫,对她们避而不见。

  她们也不敢真的嚷嚷,只不过是藏得再好,也会在神色中带出一两分怨气。

  雉娘冷眼看着,心里明白,方家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她们母女的靠山,事实上,若她以后真的嫁给大公子,方静怡母女可能会视她为敌。

  她为娘感到难过,有些明白娘为何当年会飘落在外,还给人当妾,若不是真的走投无路,一个耽美书斋的小姐,怎么会甘愿为做小。

  好在一路上,刘嬷嬷将赵燕娘看得紧,拘在舱房里没怎么出来,娘和爹两人同吃同住,看着感qíng又深了一分,娘能苦尽甘来,身为女儿,她是最开心的,夜深人静时,想到原身,又为娘感到心疼。

  她想,她既然已经代替原主,对于这世的娘,一定要尽到女儿的孝心。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天气慢慢转冷,最后大家都只呆在船舱,很少出门,此行也算是顺风顺水,平平安安地抵达京城。

  京中早已接到书信的众人亲友们早就等候在码头,一行人坐了二十多天的船,都已有些疲惫,一脚踩在地上,雉娘觉得一颗心终于踏实下来,再也不是那种飘忽晕沉无力的感觉。

  方家的那位姑奶奶派了下人在侯着,方家两位夫邀请胥老夫人同行,老夫人推迟,说胥家会有人来接,方静怡四下张望,想看到那玉树挺拔的男子,却遍寻无果,眼底黯然神伤。

  方家夫人们又和赵家人道别,客气地说几句,大意是让她们有空去大学士府上做客。

  巩氏柔柔地应着,方静怡冷若冰霜地望着雉娘,雉娘对她报以一笑。

  蔡家的两位小姐也被其姨母派来的人接走,码头上只剩胥老夫人和赵家人,赵守和也早就来了,一直在旁边等着。

  赵书才想先送胥老夫人回去,老夫人摆下手,指了指柳树下面的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她的孙子们已来接船,许是不想和别人碰面,怕是在附近哪里候着呢。

  果然,从不远处的茶楼中走出来两位青年,胥老夫人一眼就认出自己的孙子们,笑得开怀。

  他们身穿大氅,里面则是一青一白的长袍,京中刚下过一场小雨,天气变得冻手,过不了半个月,运河就要开始上冰,一旦结冰就要封河,所幸她们能赶在初雪之前到达京中。

  赵书才和赵守和对着胥家兄弟行礼,胥良川幽远的眸子直直地朝雉娘望来,一段时间不见,她似乎又长开了些。

  雉娘也披着斗篷,银红色的锦缎面子,上面绣着绿叶粉桃,她的皮肤白皙,虽略显苍白,却分外的柔美。

  他的视线往旁边一扫,瞳孔一缩,此前他思及皇后和雉娘的相似之处,有些隐隐的怀疑自己前世的推断,可现在见到赵夫人,雉娘长得像赵夫人,莫非她们和当年的事qíng并无关联。

  可世上哪有无缘无故的相似。

  赵凤娘自然要和他们见礼,胥良川收回目光,“还未恭喜县主。”

  “多谢大公子。”

  胥良川的神色平静,赵凤娘被赐给平晁,前世的事qíng至少改变一半,只剩下另外一件。

  他眼眸未抬,却能感受到赵凤娘后面那道毫不掩饰的目光,眸色发沉。

  赵燕娘贪婪地盯着他,他还是那般的出尘绝艳,可惜她已下定决心要拿下太子,要不然这般出色的男子,怎么能便宜别人。

  胥良川没有给再给她窥视的机会,扶着胥老夫人直接上了马车,赵家人也往另一边走去,快上马车时,雉娘下意思地转头,正迎上男子清冷的目光,包含着复杂qíng绪,她笑一下算是打招呼,然后钻进马车。

  两家人的马车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行,胥老夫人拉着两个孙子的手,不舍得放开,胥良川询问路上可还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