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的眉头皱了一下。
祁宏急问道,“是她,那她坏心眼的嫡母没有阻拦吗?”
“什么嫡母,三姑娘是赵夫人的亲女?”韩王妃一说完,眼露疑惑,问自己的儿子,“你认识赵家人?”
祁宏看一眼父亲,见父亲并没有什么异色,才敢开口,“是的,娘,儿子之前就是在渡古的天音寺里,曾与赵家人有一面之缘,那赵县令的嫡妻十分的恶毒,苛待赵三姑娘,如果大公子娶的是她,那就太好了。”
韩王妃望着丈夫,又看着儿子,“你竟在那么远的地方,可真是受苦了。”
“娘,儿子哪有受苦,有寺监照应着,半分苦都没受,就是怕被人认出来,渡古偏远,认识的人少,胥老夫人常去寺中清修,儿子能认得他,他可能不太认识儿子,倒是有惊无险,大公子也去过寺里,我都躲着不敢出房门。”
祁宏说着,不好意思地摸着自己头上的短发,心道这头发长得可真慢,害得他都不敢出门。
韩王妃想起皇后的话,转了话题,“今日皇后娘娘还问起你,说二皇子问过几次,让你得空去宫中玩。”
“等能束发再说吧。”
“就听宏儿的。”韩王又淡淡地出声,让韩王妃扶他进房。
祁宏的望着父母的样子,摸下短发,忆起在山中的岁月,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胥家的动作很快,隔日再请韩王妃上赵家,此次与前次不同,韩王妃为表胥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是大张旗鼓地坐着华盖马车去的,她穿着朱紫的皇妃正袍,后面跟着一串的丫头婆子,引得巷子里的人家都在张望。
他们不知新搬来的赵家是什么来头,那次赵家人进宅子时天色已晚,赵凤娘也没有露面,第二日就回了段府,是以街坊们都不知道赵家的身份。
赵家人出行低调,穿得也不富贵,想来也是小门小户,街坊们也就没有在意,谁知竟是有靠山的。
华盖马车可不是普通官家敢坐的,街坊们私下地打听,才知赵家原是凤来县主的娘家,又听到马车上坐的是韩王妃,全都起了巴结之心。
韩王妃这次上门,自然是来下定的,赵家人早有准备,赵书才也不推脱,两家痛快地jiāo换了庚贴,至此,亲事就算是大定。
送走韩王妃,赵书才拿着胥家大公子的庚贴,心里这才算是稳稳地放下,立马派人去段府报信。
段府接到消息,赵氏惊得连嘴都合不拢,连额头上的痛都忘得一gān二净,直呼这怎么可能,事先怎么半点风声都没有,胥家人的动作可真够快的,赵凤娘倒是比较淡然,她早有所感,胥老夫人明显对雉娘另眼相看。
赵燕娘就不同了,她只觉得满腔的怒火都在熊熊熊燃烧,凭什么?凭什么一个两个都压在她的头上。
凤娘有姑姑帮忙,她比不上,连平日里瞧不上的雉娘都攀上胥家,唯独她被撂着,还没有半点着落。
她咬牙切齿地怒道,“谁知道她使了什么狐媚的手段,缠上大公子,不要脸,和她娘一样,都是下贱胚子。”
“燕娘!”
赵氏惊得大喝,“你说什么胡话?眼里还有没有长辈?雉娘能得胥家的抬举,那是赵家的福气,你嘴里说话不gān不净的,传出去雉娘如何做人,别人又会如何看你?”
“燕娘,你在家里说说可以,在外面半个字都不能露,知道吗?”赵凤娘凉凉地看着她,她不甘心地哼了一声。
“大姐,你要嫁进常远侯府,雉娘也和胥家订亲,就剩下我,我不管,你以后进宫要带着我,要是皇后娘娘喜欢我,也会为我赐婚的。”
赵燕娘说得脸不红气不喘,赵氏只觉得一口老血要喷出来,这蠢货,如此自以为是,也不看下自己长得什么鬼样子。
但转念一想,对赵凤娘道,“凤娘,燕娘说得也没错,你和雉娘都谋了好亲事,姐妹一体,就剩燕娘,兴许娘娘见到燕娘,投了眼缘,那也是咱们赵家的造化。”
“大姐,你看姑姑都这么说,你下次进宫可一定要记得带我。”
赵凤娘为难地看着姑姑,终是默认。
赵燕娘得意地昂着头,似乎看到自己受人追捧的样子,不自觉地笑出声来,赵氏眼底隐有嫌弃,最后什么也没有说。
可赵燕娘却不依不饶,对赵凤娘出言讥讽,“大姐,皇后娘娘为你赐婚,那常远侯府是不是有什么不满,为何从未见人上门,也没有人来商量婚期,甚至连平公子都没有露面,不会有什么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