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作者:罗青梅(174)

2017-12-08 罗青梅

  昭善躬身退下。

  不一会儿,一个梳双鬟的宫婢急匆匆回到阁子里,附耳道:“公主,是七王妃,八王……”

  絮絮叨叨说了一通话,李令月慢慢收起笑容,脸色越来越难看,听到最后,双唇紧抿,差点打翻梅花小几上供着的花瓶。

  裴英娘隐隐约约听到李旦的名字,清醒了一点儿,坐起身,揉揉眼睛,“阿兄怎么了?”

  李令月面色yīn沉,双眉紧皱,勉qiáng笑了一下,“没事儿,英娘不是困了么?你先睡会儿,我过去看看。”

  她随意穿上一件海棠红圆领袍衫,绾好发髻,带着那个梳双鬟的宫婢匆匆走了。

  裴英娘打了个哈欠,没有李令月在耳边絮絮叨叨说话,她反而不困了。

  忍冬捧来热水服侍她洗脸润面。

  半夏蹑手蹑脚钻进阁子。

  裴英娘盘腿坐着吃茶,抬眼问她:“出什么事了?”

  半夏小声说:“七王妃走错路,不小心闯进八王的浴池去了。”

  “哐当”一声,裴英娘手上的茶盅翻倒在地,“谁?”

  半夏重复一遍:“八王。”

  “我过去看看。”裴英娘懒得换衣裳,直接在中衣外面罩一件月白无纹素罗袍子,打散头发,松松挽一个垂髻,脚踏漆绘木屐,“阿姊往哪个方向走的?”

  宫婢领着裴英娘赶到翠霞亭,亭子前灯火辉煌,人影幢幢。

  李旦站在台阶前,身姿如松,袍袖被晚风chuī起,猎猎作响,金线织绣的纹路在月色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让他的身影显得孤独寂寥。

  李令月挡在赵观音面前,厉声质问着什么。

  赵观音紧咬着樱唇,一言不发,神qíng倔qiáng。

  一个十五六岁、穿姜huáng色襦裙的小娘子站在她身旁,嘤嘤泣泣,满脸是泪。

  裴英娘越过李旦,直接走到李令月身后,扯扯她的衣袖,悄声道:“阿姊,不管七王妃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走岔道了,这事不宜闹大。”

  李令月猛然回过神,刚才传话的宫婢,好像是燕容?

  她眼底黑沉,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道:“阿嫂,我让人送你回去,免得王兄担心你。”

  赵观音脸色煞白,qiáng撑着不肯低头,“不劳你费心!”

  转身便走。

  “赵姐姐!”穿huáng色襦裙的小娘子左看看,右看看,被李令月盛怒的样子吓得直打颤,“公主,赵姐姐真的不是故意的,宜chūn殿的回廊四通八达,我头一次来,不认识路,转来转去,不知怎么就转到这里来了,赵姐姐是为了找我才进来的……”

  李令月没理会她。

  小娘子嗫嚅两声,委委屈屈地啜泣几声,带着两泡眼泪去追赵观音了。

  作者有话要说:

  忽然脑补一个场景:

  太平:兔兔那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兔兔呢?

  小十七磨刀霍霍,阿姊,别拦着我!

  第52章

  月光明亮, 照在李令月光洁圆润的脸庞上, 细长的眉眼间镀了一层幽冷的寒意, 像终南山云遮雾绕的雪峰。

  她留下燕容在身边服侍,是为了查清背后怂恿燕容进谗言的人是谁,如今看来, 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从小到大, 赵观音一直喜欢和李令月争风头。

  李令月从不会仗着身份欺负别人, 生气归生气,其实不怎么讨厌赵观音, 因为赵观音至少没有恶意, 不会面上装着和气,背地里使心机害她。

  簪缨世家的富贵小娘子,锦衣玉食,呼奴使婢,个个娇宠着长大, 随便拎出一个, 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谁也不肯服谁,口角纷争是常有的事,不必斤斤计较, 一直挂在心头。等彼此年纪大了,懂事了,自然会忘记小时候的任xing别扭。

  可赵观音现在人大心大,连她身边当了十年差使的使女都被收买了!

  裴英娘温言细语, 费了半天劲儿,才把气呼呼的李令月劝回沉香殿。

  等李令月睡下,她披着月色走出正殿,刚跨出门槛,看到李旦立在回廊前,摇曳的灯光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阿兄。”裴英娘走近几步,“六王走了?”

  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赵观音都不可能闯进李旦的浴池,不然李旦不会表现得这么平静。他虽然内敛低调,但绝不是忍气吞声的人。

  而且杨知恩和冯德都跟着他一起来了离宫,哪会轻易放人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