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作者:罗青梅(240)

2017-12-08 罗青梅

  男装打扮的上官璎珞接过武皇后燃起的香,供在佛前。

  武皇后看一眼鼎中弥漫的青烟,合上双目,“旦儿,你以为我们有拒绝的余地吗?”

  其实,当年李世民应允吐蕃的求亲,是不得已而为之。

  什么吐蕃谢罪,两国结为姻亲之好,都是遮羞布而已。吐蕃崛起,唐军无法攻入高原,只能和吐蕃jiāo好,送出公主,换来边界安定。

  年轻的吐蕃赞普非常聪明,先兵后礼,陈兵边境,以武力威慑大唐,bī迫李世民答应和亲的请求。既能最大限度保存兵力,又能成功达到他的目的,和唐达成盟约。

  文成公主出嫁时,陪嫁非常丰厚,不仅有数不清的财物珠宝,还有几千能工巧匠。

  外人不知道,朝臣们心里却一清二楚,据当时送文成公主出嫁的宗室王亲说,吐蕃将文成公主视作唐求和的象征。文成公主一行人刚到吐蕃时,尺尊公主就悍然给了她一个下马威,公然和文成公主争夺嫡妻身份。

  文成公主纵然心中委屈,又能如何?

  “王兄来了!”

  李令月看到李旦,欢欢喜喜迎上前,手里托着一只绿壳小乌guī,“英娘呢?你们不是一起出宫去了么?我正想着捉只小乌guī给她玩。”

  礼佛单调沉闷,无聊透顶,她耐着xing子在佛寺逛了几圈,已经把好玩的地方玩遍了,如果小十七也在就好了!

  李旦收起绢帛,轻声道,“她在隆庆坊。”

  李令月咬了咬嘴唇,悄悄瞥一眼武皇后。

  武皇后但笑不语。

  上官璎珞示意身旁的扈从:“送公主去隆庆坊。”

  “真的?”李令月欢呼一声,小心翼翼收起乌guī,“母亲,下次我和英娘陪你一起来。”

  她生怕武皇后反悔,迫不及待地催促扈从,转眼就带着宫婢们出了寺门。

  “这一次吐蕃想求娶令月做赞普的正妻。”等李令月离开,武皇后接着道,“他们准备充分,我们断然拒绝的话,只能刀兵相见。”

  如果吐蕃只是求亲还好,但他们点名要求娶李令月,这就难办了。

  武皇后还没有完全掌控朝堂,尤其是在军事部署方面,李治异常坚决,她cha不进手。

  “母亲担心阿父会为了长久计,应允吐蕃求亲?”李旦皱起眉头,“阿父知道吐蕃想求娶令月么?”

  “他很快就会知道。”武皇后回头看着李旦,“旦儿,你的两位兄长心思太多了,至于显儿,他说的话没什么用。如果朝中有人敢劝谏你父亲答应吐蕃的求亲,你知道该怎么做。”

  李旦沉默了一会儿,“儿子明白。”

  武皇后缓缓道:“你也去隆庆坊吧,不要告诉令月,让她好好玩一天。”

  李旦捏紧藏在袖子里的绢帛,大踏步离开。

  武皇后看着幼子离去的背影,细长眉眼渐渐舒展开,勾起唇角,微微一笑,“还是太年轻了。”

  一旁的上官璎珞垂眸不言。

  武皇后扫她一眼,淡笑道:“你和永安公主jiāoqíng很好?”

  上官璎珞老老实实道:“永安公主与奴有救命之恩,奴一日不敢忘怀。”

  在武皇后面前,不必有太多心机,她是上官仪的女儿,武皇后能破格录用她,看重的是她的才学本事,并非她的手段。

  武皇后点点头,很满意上官璎珞的坦诚。她微笑着道:“相王刚刚一直不敢提起英娘,令月问起英娘的时候,他脸色都变了。”

  上官璎珞心里一动,没说话。

  武皇后淡笑道:“他以为不提,我就想不到英娘身上吗?”

  庭院里静了一静,香烛熏熏,梵音飘扬,金佛似喜似悲的笑容越过朦胧烟雾,笼罩在众人身上。

  上官璎珞有点紧张,直接问:“殿下莫非想让永安公主代太平公主和亲吐蕃?”

  难道武皇后当初接裴英娘入宫时,就有这个打算?

  “你觉得我的主意怎么样?”武皇后眸光流转,脸上的jīng明算计之色一览无余。

  作者有话要说:

  删除争议内容,评论里有详细解释。确认了一下,松赞gān布当时很年轻,不小心把他的年龄算错了……

  前面说过,文中时间线和历史不符,人物年龄不符,如果按太平的角度来说,历史上的文成公主这时候其实还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