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蔡四郎,这些天跟发了疯一样早出晚归,一门心思为贵主奔忙,不管外面有什么样的谣言,都动摇不了他的心志,难怪贵主最器重信任他……
阿福还在走神,阿禄猛然推他一把,“你看,相王来了!”
数十个着窄袖袍衫的仆从簇拥着一人一骑穿过长街,慢慢行到永安观前。为首的男子穿一袭荔枝色联珠团窠纹翻领长袍,玉带皂靴,气宇轩昂。
“那是二圣最小的儿子……”阿禄压低声音说,“贵主的兄长。贵主和相王感qíng很好,你别吊儿郎当的,态度恭敬点。”
阿福点点头,挥挥手,漫不经心道:“我晓得呐。”
其实他见过相王好几次。
他忽然皱眉,转身吩咐站在门边的僮仆,“进去和蔡四说一声,让他老老实实待在账房里,别出来。”
僮仆答应一声,掉头飞快跑进来回打扫了十几遍的宅院。
“为什么不许蔡四出来迎接贵主?”阿禄好奇问。
因为蔡四的胆子太大了,迟早会害死他自己……阿福扯起嘴角笑了笑,“他那人脾气古怪,礼数不周到,这种场合,还是别让他出来丢人现眼的好。”
相王不是贵主。贵主是世家女,又在宫中长大,却一点都不在乎门第身份,所以偶尔会忽视身边人的态度,把很多异常的东西当成理所当然。
相王不一样,那是真正的天潢贵胄,蔡四糊弄不了相王。
作者有话要说:
“我没醉”的意义就是:一般说这三个字的时候,表示已经醉得不清醒了……
第80章
小童很快跑回阿福身边:“蔡四不在账房, 管家说他去迎接贵主了。”
阿福脸色一变,偷偷瞥一眼步履从容、面色冷肃的相王李旦。
但愿相王不会注意到蔡四……
巷曲间熙熙攘攘, 人头攒动。
男女老少们堆在巷口, jiāo头接耳,驻足眺望, 想一睹永安公主的风采。
公主在醴泉坊永安观出家修道的消息已经传遍街头巷尾, 坊门还没开启时,便开始有三三两两的老百姓集聚在巷子里, 等着公主的车驾路过。
永安观在坊中下曲,深宅大院,高墙拱卫,一般人只能远远观望, 无法亲近。
听说公主今天出宫会路过巷子, 从正门进入永安观, 远近的坊民们生怕错过这唯一可以亲近公主的机会,坊门开启后, 立刻呼朋引伴,三五成群, 揣着芝麻胡饼、油煎饼、羊ròu蒸饼, 早早占好位子,一边当街吃早饭, 一边谈论公主这些年的善举。
卢雪照也在其中。
他听到身旁两个老丈在闲话家常:
“你家大郎可找到差事了?”
“哈哈,劳您惦记。公主的书坊招录纸匠,我让他去碰碰运气, 本以为他瘸了腿,没人会要,谁知书坊竟录用了。”
问话的人笑着道:“我早就说过,大郎虽然腿脚不便,脑子却jīng明,公主慈悲宽厚,爱惜人才,肯定要录用大郎的!”
老丈显然心qíng极好,笑嘻嘻道:“当初要不是听人说书坊是公主名下的产业,大郎哪有胆子去书坊参加考核,其他工坊、店肆看到一个瘸子上门,早挥起棒子把他打出去了!”
先前问话的人笑着恭维几句,又道,“我听我家那个不成器的说,公主要派工匠、家奴去江南道江州一带开窑烧瓷,我打算把那几个不中用的痴奴送过去,要是能过了考核,就是他们的造化了!”
老丈道:“考核要会认字,或是会算数,或是嘴皮子利索,或是会一门手艺,再不济,身体健壮的能应选护卫,府上几位郎君都是有本事的人,老兄弟得开始预备盘缠行李了!就是江南道太远了……”
那人哈哈笑,“我管他们呢!只要他们有口饭吃,天涯海角随便他们去闯!”
卢雪照忍不住cha话:“什么是考核?”
两位老丈听他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知道他是外地客旅,再看他穿着打扮不凡,文质彬彬,一看便知是个读书人,热qíng道:“郎君是南边来的学子吧?公主礼贤下士,求贤若渴,郎君若是想投效贵主,可算是找对人啦!”
卢雪照抿嘴一笑。
公主确实如儒学士和这两位老丈所说,随和豁达,重视人才,只看才学,不看门第出身。他们一行人走南闯北,见识过许多达官贵人,其中大部分都打出了尊重人才的名头,但真正能做到的其实少之又少,口口声声说英雄不问出处,骨子里其实还是瞧不起寒门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