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作者:罗青梅(45)

2017-12-08 罗青梅

  内堂的哭叫声渐渐隐去,裴英娘找回神智,扭扭胳膊,“放我下去。”

  武承嗣低笑一声,松开手,“你胆子不小啊,竟然不害怕?”他回头看一眼内堂,神qíng麻木,仿佛刚刚喝下毒汤的人不是他的表亲,“小十七,我劝你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姑母没空理会你。”

  裴英娘抚平衣袖上的皱褶,“多谢。”

  不管怎么说,刚才武承嗣对她伸出援手,当得起她的一声谢。

  武承嗣看着裴英娘蹒跚的背影,嘴角微挑,难怪这几天常听宫里的人夸赞这位永安公主。小小年纪,能临危不乱,光是这份镇静,就够她在宫中游刃有余了。

  裴英娘找到忍冬:“太平公主呢?”

  忍冬有些害怕,脸色苍白,声音微微发颤:“公主刚刚吃醉了酒,天后让人把她抱进内室休息去了。”

  裴英娘放下心来。

  武皇后果然早就做好周密安排,李令月喝醉了,不知道贺兰氏就在她眼前喝下有毒的ròu汤,宴席上发生的一切都和她无关,她只需要憎恨武怀运和武惟良。

  已经有人快马奔去太医署,请来数位当值医师。

  贺兰氏还没死,但却比死还痛苦,毒药一时要不了她的命,只毁了她的面容。

  李贤守在病榻前,要求医师立刻开药,起码得减轻贺兰氏的痛苦。

  医师们束手无策,叹息道:“魏国夫人中毒已深,世间无药可救,臣等才学不jīng,求大王恕罪。”

  李贤额前青筋bào起,打发走太医署医师,颓然瘫倒。

  他明白,毒是阿娘下的,即使有解药,医师们也不敢救人。

  武皇后端坐在堂前,命侍者收拾残局。

  内室和前堂只隔着一道十二扇金漆屏风,贺兰氏凄厉的惨叫声回dàng在空阔的厅堂间。

  武皇后连声哀叹,神qíng悲痛。

  武承嗣和武三思坐在下首,时不时举起袖子抹一下眼角,陪武皇后一起流泪。

  茫然无措的武氏族人被佩刀侍卫赶到偏院看押起来,他们能清楚地听见贺兰氏在垂死挣扎。

  羊仙姿把裴英娘带进已经打扫gān净的内堂。

  武皇后似悲似喜,眼圈微红,“小十七,到我跟前来。”

  裴英娘不敢抬头,走到台阶前,屈身肃礼。

  武皇后目光柔和,摸摸她的脸颊:“你很好。”

  裴英娘能够在几瞬间下定主意,果断拦下令月,主动接下斟酒之事,不论是才智,还是胆识,亦或是对令月的qíng谊,都很让武皇后满意。

  武皇后提拔寒门士子,和世家对抗,已经取得初步效果。此刻,她急需壮大武氏宗族的力量,为自己建造一座无坚不摧的堡垒。

  武皇后手段再高,也无法面面俱到,她需要几个忠诚的左臂右膀,为她分担朝堂内外的事务。

  然而,武家的儿郎,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不堪大用。武承嗣和武三思看着恭顺,其实一肚子的心思,只能利用,不能委以重任。

  李弘读书读迂腐了,李贤巴不得和她这个母亲划清界限,李显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李旦明哲保身,不问政事。

  不管是哪一方,都无法为武皇后提供更多的支持。

  无奈之下,武皇后只能把目光投向掖庭宫的犯官女眷。

  世家之女,从小饱读诗书,只要加以引导,才学、谋略、眼光一样不缺,未必比朝堂上的男儿差。

  而且她们身世凄苦,除了依傍权势之外,无路可走,比外头的大臣好控制。

  可上官璎珞却和李弘一样,认准死理,清高傲物,绝不向武皇后低头。

  可惜了她的一身才华,不识时务的人,即使有七巧玲珑心,也只是根朽木罢了。

  武皇后放开裴英娘,细细审视眼前这个内敛沉静的小姑娘。

  她不如上官璎珞聪明,但却有敏锐的直觉,xing子又这般忠厚,倒是块好料子。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太懒散了,年纪也不适合。

  如果她再年长几岁,武皇后就不必làng费心思去收服上官璎珞了。

  想到身边无人可用,武皇后不由有些发愁,打发裴英娘去内室陪李令月。

  裴英娘绕过屏风时,被贺兰氏的尖叫声吓了一跳。

  武皇后的报复手段直接狠辣,所有人都知道武惟良和武怀运只是替死鬼而已,但是没人敢提出异议。

  这就是掌握绝对权势的好处,什么yīn谋诡计,心机陷阱,都比不过至高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