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还有一个年轻女子,因为一个诅咒而沉睡不醒,一睡就是很多年,不过只要有个勇猛的人来亲她一下,她就可以醒过来。”
“又是亲一下?所以这次最终亲到了而结成连理了吧?”
“错,后来一位国王见到沉睡的她,对她做了不好的事。十个月过后,她在沉睡中生下孩子,是孩子令她苏醒过来,只不过她不知道什么时候生了别人的孩子。”
“能不能有哪怕一个是好结局?!”
九王简直差点摔了手上的灯笼。
李月侧头看了眼九王:“要不我再给你讲一个?”
“还是别讲了,赶路吧。”
李月等的就是九王这个答案。
……
走着走着,两个人终于走出树林,来到一片矮杨林,而矮杨林对面就是城了。
“快到了。”九王高兴地说着,回头再看李月,发现李月已经在一颗横倒的矮树gān上坐了下去。
“很累吗?”九王走到李月身前。
李月没有抬头看九王,只是侧头看瞎西双城的方向:“休息一下就能走。”
“我早说背你了,何苦你一个女子自己走这么远。”九王叹了一声气。
站在那里低头看着一语不发的李月,九王想了一下,然后放下灯笼,慢慢走到李月面前矮林子的中间,捡起了一根树枝,点了点地上的一地落叶,说:
“不急,你慢慢休息,我突然技痒,给你看点有意思的。”
说完,九王身子一转,噼里啪啦地耍起树枝来。
李月看去,这九王好像是拿树枝当作剑,不停地上旋下扫,树枝呼啸一过之处,必定带起一地落叶。不一会儿,九王身体周围已经满是飘飞的叶子,在昏红的火光下漫天翻转。
九王的动作很快,全身上下从衣角到发梢都时时被剑风chuī的四处飘散,加上这灯火和漫天飞舞的落叶效果,衬得他整个气势刚劲、卓越洒脱起来……
“唰”一声,九王树枝触地,扬得漫天飞舞的落叶也哗啦啦地飘坠下来。
“好看吗?”九王笑着问。
“嗯,”李月站起身来,“走吧。”
两人继续前行。
“就这样?不称赞我么?不用害羞说出来吧!”
“是,九王殿下刚才一番舞剑,简直有着鹰一样的眼神,豹子一样的速度,老虎一样的力量,狮子一样的勇猛……”
“又敷衍我。……嗯,一会儿进城了我买好吃的奖赏你的夸赞吧?”
“什么?”
“糖葫芦怎样?城里的姑娘都爱吃。”
“呃,这个桥段就免了吧。”
一盏红灯两个人影,终于步调轻松了些。
……
夜里回到衙门时,被傻子娘见到两个人一起回来,还被她嘲笑:“终于和好了,还以为要为一根青菜断绝往来咧。”
分道各自回院子时,九王特地拉住了李月也说了一句话:“我一定摘星给你。”
李月敷衍了事地回应了,直到回到房间,沐浴时,才拿着日记簿垫在浴桶边写道:
“十月初三,晴。这天真是穿越后第一个劫难日。九王真是个奇怪的人,还真的以为可以摘到星星吗?……”
可是才写到这里,李月突然停下了手里的笔。
李月盯着字看了一会儿,然后将刚写的这一页整个撕掉了。
李月在的一页上重新写道:
“十月初三,晴。
今天也在书院很顺利地背出了整篇《景华七文士送判风》,还被夫子称赞文辞程度跟上的很快,是块读书的材料。能认的字越多,能读的书也就越多,这样一来可以尽可能多地领略大良国的文化,二来也许可以从各种各样的传记杂书中,找到一星半点和穿越有关的线索——既然我可以来到这里,我想也许在我之前,也有其他人来到过。
接下来还是说一说这本《景华七文士送判风》吧,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书,写于大良国天和十三年,也就是大良国开国皇帝登基的第十三年。这部书是旧文体,那时代文风虽然没有现在的大良这么华丽扩展,但是平实而简朴的文体,我反而更加喜欢。这部书讲的是,在一个叫景华的郡县里,住着七位十分有才华的文士,但他们都是战乱中的百姓,所以就算皇帝开国后广邀贤人出山,这七人都不信任皇帝,所以谁也不肯追随。而同郡里,有一位叫判风的女子,她是当地的一大才女。听到七文士全都赶退皇帝派来的劝臣,就大批这七个人古板固执不思向前。最后这个叫判风的女子,一个人自荐随劝臣去了安融,七人送她走时,感到自己还不如一个女子。最后判风成为了大良国开国后的第一任女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