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姚崇明都这样说了,姚可清姐弟也点头了,杨大人便道,“如此那就还是由老朽来做这个见证,姚族长将这些产业都归还给姚三少爷!”
姚族长万般不舍的将账本地契搬了上来,候在一旁的姚普姚大管事和毛松毛大管事立刻接了过去,搬到一边对账去了。
见状姚族长颇为不悦道,“侄女这是信不过我的人品吗?”
话音刚落自己先红了脸,待看到姚可清似笑非笑的掀着嘴角讽刺的看着他的时,姚族长的脸顿时红到青紫——他才认下契约文书造假的事,哪还有人品信誉可言?他还偏在这种时候自己提起,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肖氏见自己忙了一场却什么也没得到,顿时气呼呼的站了起来,“既然已经有了定论,那老婆子便回去歇着了!”
看着肖氏走了,姚可清却突然道,“刚刚侯爷说自己不知道这笔产业的存在,只怕不尽然吧?”
“你这是什么意思?”姚崇明脸色不善的看着姚可清。
姚可清一笑,转头看向门外,姚崇明说着姚可清的目光看去就见朱氏走了进来,手里还托着一个木匣子。
朱氏将木匣子jiāo给姚可清,走到刚刚肖氏坐过的位置做下,端着茶杯喝起茶来,一副等着看热闹的样子。
姚可清打开木匣子,拿出一张泛huáng的纸,小心翼翼打开了递给杨大人,“大人请过目!”
杨大人只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何物,“这是当年老侯爷留存的那份契约文书,与我手中的一模一样,这是在哪里找到的?”
刚刚杨大人没有问起这份文书的下落是猜想老侯爷去世后,这份文书大约也遗失了,或者被人毁了,没想到竟然还能找到,不由激动起来。
姚可清看着姚崇明铁青的脸淡声道,“在侯爷的书房里!夹在大华律典里,摆在第三个书柜的最顶层的夹层里!”
至于为何是在夹层里找到了,原因不言而喻。
杨大人的脸色顿时也严肃起来了,“看来侯爷是早就知道这份契约文书的存在了,只是既然早就知道了,为何在姚族长拿出假的文书时却附和他?”
小苗氏埋怨的看了姚崇明一眼,老侯爷手中的这份文书是老侯爷死后,苗氏为了多给自己捞点儿棺材本,翻检老侯爷的私人物品时发现时,苗氏本只是打算找些值钱的东西,却没想到翻到了这份文书。
后来这份文书到了姚崇明手里,在决定伪造假的文书时,本该毁了真迹的,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姚崇明最终将这份文书还是留了下来,也给自己留下了把柄。
姚崇明闭上眼,把心一横,并不承认,“我从未见过这份文书,也不知道它怎么会出现在我的书房,夹在律典里!”
姚崇明想的明白,只要自己不承认,他们也奈何不了他。
只是姚可清却一边悠闲的翻着那本律典一边道,“侯爷虽然不是主管刑法的官员,只是对这律典却研读的十分勤恳,尤其是关于遗产继承这一册,做了不少笔迹呢!嗳这一条上还做了朱批,这一条说的是‘兄亡无嗣者,弟可继之’……”
696、承继
《大华律典》第八册遗产承袭章有曰:“家有产业,兄亡无嗣者,弟可继之,无弟者,尽归族中!”
姚崇明为何要朱批这一条?这其中的深意真是耐人寻味了。
姚崇明刚好有一个兄长,而这位兄长刚好也死了,只是不巧的是这位兄长有一个儿子,算不得无嗣,真是可惜……
“还有这一条!”姚可清又指着一条用朱砂描红过的条款念道,“世袭爵位,兄亡无嗣者,弟可袭之,抑或过继子侄以继之!”
如果姚崇华没有死,那么这个爵位也就轮不到姚崇明了,可是姚崇华死了,死在他袭爵之前,所以姚崇明就继承了这个爵位,可是老侯爷又不忍长子身后香火冷清后继无人,于是这才有了姚崇明肩朓两房,代兄娶妻。可是这样一来姚崇华就有后了,姚崇明这个爵位也就该还给侄子了,可是从姚崇明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的不愿意都几乎都写在了脸上。
结合刚刚姚崇明面对那份造假文书的态度,还有在杨大人提议立姚启珅为世子时,姚崇明无言的拒绝,这些都不由让人怀疑姚崇明对姚启珅的存在是心存芥蒂的,毕竟如果姚启珅不在了,这个侯府,这个爵位,就完完全全是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