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嫣掂了掂手里刚到的月银,心里有些窃喜。
不管是传喜自作主张,还是宁王的叮嘱。
对她而言,都是喜事一桩。
眼见着这里无事,林嫣决定出去碰碰运气。
她只知道朱月兰在沧州如鱼得水,却不晓得朱月兰的姘夫姓甚名谁。
此刻她才有些后悔,当初自己何等的混不咧,怎么就不知道派人查一下。
当时事qíng过去的久,朱月兰定然已经放松了警惕,自己查起来必然轻松。
如今朱月兰刚逃出升天,正是警觉最高的时候。
也不知道京里如何,大伯林乐同是否察觉到异样。
林嫣认为自己应该加快步伐,赶在林乐同发觉不妥之前抓到朱月兰。
早晨的沧州,卖菜的推车已经行走在胡同里。
妇人吱呀打开家门,探出头看看今天的菜色。
有熊孩子也跟着跳出来,蹦蹦哒哒的跑到邻居家敲门,邀小伙伴赶紧出来玩耍。
顷刻之间人声鼎沸,好一副市井画卷。
林嫣还没矫qíng到去羡慕中下平民的平淡生活。
少时同祖母在庄子里住着,困苦、贫穷给人带来的卑谦,她看的太多。
权贵人家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固然激烈,然而锦衣玉食带来的安全感,却也不是等闲能拥有的。
此刻站在督察院的后门,看着后巷热闹的市井人家,林嫣只愁自己从哪里寻找。
一时没有主意,她索xing朝着昨日吃馒头的地方走去。
那位卖馒头的小哥,似乎热qíng的很,特别喜欢给陌生过客讲解城中趣事。
或许套一套话,就能打听出朱月兰的踪迹也说不准。
林嫣知道自己这番想,有些不着边际。
但是能怎么样呢,说到底,她不过是个深闺女子。
前世喝酒喝的有些傻,白白làng费了半辈子。
这一世,也不过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不代表心眼儿和办事能力就够用了。
否则也不会自以为带些钱出来,就是聪明了。
林嫣想想这一个月的风餐露宿,在江湖行走,她果然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懂。
今天喜鹊一直在枝头叫,卖馒头的二蛋对隔壁摊位的大爷说:“看吧,今天我肯定有好事!”
大爷“呸”的一声,吐出一口痰在二蛋脚边。
“还有好事,你什么时候有过好事!”
二蛋也不恼,嬉皮笑脸的挠挠头:“您老就等着吧。”
大爷不屑的别过脸去,二蛋光棍一个,也不知道天天乐的什么。
那边二蛋看到拐角过来的人影,眼睛一亮。
他说有好事,就是有好事。
昨天那位穿的破破烂烂的小哥,今天就换了件值钱的衣服。
其实多值钱他也不知道,那天宁王进城时,身边的公公们穿的就是这种。
王爷身边的人,肯定不会穿不值钱的。
“小哥!”二蛋挥挥手:“你真是宁王的人?”
林嫣脸色微囧,莫不是对方误解什么了?
二蛋已经热qíng的把桌凳搽gān净,请林嫣入座:“您今天要吃什么馅的馒头?”
林嫣抛出刚到手的月银:“叫我燕七就好。今天我不吃馒头,我想请你为我做一天的向导。”
二蛋下意识的抱住扔过来的银子,打眼一看,我的个乖乖,十两纹银。
果然是王爷身边的人,不知市井物价。
他有些不敢收,又退给了林嫣:“这也太多了,给我一两就能包我好几天了。”
林嫣眯了眯眼睛,对方倒是个不贪财的人。
她问道:“你一天卖多少馒头?”
“好的时候也就二十个铜板。”二蛋咧嘴笑道。
这么少,林嫣有些无语。
她的一盒胭脂都要二十两,更不要说每天的吃食了。
如此贫困,却不贪财。
林嫣对二蛋的好感瞬间上升。
她伸手拿回了那十两纹银,道:“要不,今天你跟着我做向导,我给你二十个铜板,再包两顿好饭?”
二蛋一听,哪有不愿意的道理,当下就兴匆匆的收拾桌椅,不gān生意了。
他最好也是一天二十个铜板的收入,能带着人游玩一天又不gān活,哪找这么好的活去。
林嫣等着他收拾利索,这才领着他往热闹出走。
边走还边问:“城里有什么好玩的?最近新进沧州的人,除了宁王还有没有其他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