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重生之凉味人生_作者:寻香踪(195)

2017-12-02 寻香踪

  李俊毅其实也并不真需要高凉夸他,只是顺着王双喜的话那么一说,他说:“算了,不用了,她夸你们多帅也没用,反正她就只看上我了。”这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男人的帅不是夸出来的。

  高凉觉得跟他们兄弟几个相处真轻松:“汪哥呢,是不是中午才会到?”

  话未落音,汪彦君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哦哟,有人想我啊?”真是说曹cao曹cao到。

  李俊毅扭头白了老友一眼:“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汪彦君看见他,不由分说就直接趴在了蹲在地上择菜的李俊毅背上,用力搂了一下:“毅哥你不想我还叫我过来聚什么?我可想死你了。”

  李俊毅嚷嚷:“赶紧给我下去,压死我了。”

  汪彦君放开李俊毅,看着厨房里的几个兄弟,不由得感慨起来:“真难得啊,我们几个居然凑齐了。”

  高凉说:“今天不是周末,汪哥怎么有空,请假了?”

  “对啊,现在效益不好,请假也方便了。”汪彦君无奈地答了一声,当初几个兄弟中,他的境况最好,如今其他几个一个个都事业蒸蒸日上,他却在走下坡路,这才几年啊,就看得出河东河西了,世事无常啊。

  李俊毅说:“彦君,你要是不想在棉纺厂gān了,来我厂里吧,我们正好需要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工资底薪加提成,卖得越多,赚得也多,以你的水平,绝对要比在棉纺厂多几倍的收入。”

  汪彦君听了,不是不心动,但是他在国有企业上班,那是铁饭碗,这年头还没有谁主动砸了铁饭碗的:“我还是先待着吧,说不定会来个好点的领导,到时候厂子还会再好起来。”作为棉纺厂的一员,经历过她的辉煌期,一般人都是会有荣誉感和感qíng存在的,割舍不下,更何况汪彦君他爸还是棉纺厂的一个小领导,母亲也是棉纺厂职工,他作为职工子女从小在棉纺厂长大,一家子都对棉纺厂感qíng深厚。

  李俊毅作为旁观者,这些年越发意识到国有企业已经病入膏肓了,被市场经济淘汰是迟早的事,但是他也不勉qiáng好友:“可以,你自己看着办吧,要是真要出来,我那里是热烈欢迎的。”

  汪彦君在他肩上拍一下:“我就知道毅哥是不会忘了我们的。”

  “那哪能呢?”李俊毅想也不想地说。当初他们还是一群学生畅想未来的时候,大家一起发过“苟富贵,无相忘”的誓言,所以李俊毅几个都过得窘迫的时候,都是汪彦君在接济他们,李俊毅觉得,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找了高凉这个爱人,最大的财富是jiāo了这帮朋友。

  第七十九章 火锅宴

  杨中华奶奶最近身体不好, 出门不便,妹妹杨思华读初三了, 在学校寄宿, 来吃饭的一共是十三个人,一张大圆桌有点坐不下, 杨中华觉得人有点多, 打算弄两桌菜,最后被大家否决掉了, 一桌坐不下,那就将两张方桌拼在一起, 一起吃饭热热闹闹的才有意思。

  今天的午饭准备得比较早, 有高凉帮忙, 还有小伙伴们的鼎力协助,不到十二点,杨中华就置办出了一大桌丰盛的佳肴, 有他拿手的水煮牛ròu、豉汁排骨、蒜泥白ròu、椒麻jī丝、糖醋里脊和豆瓣鱼,还有高凉带来的卤肘子和卤鸭两个凉菜。此外还弄了jī汤火锅, 由于没办法弄成鸳鸯锅,所以弄了一个清汤火锅,一个红油火锅, 正好每张桌子中间摆一个,想吃清淡的或者麻辣的,可以随意去那个锅里涮,反正都是自己人, 没什么好拘束的。火锅料有牛ròu、猪ròu、鱼ròu、牛肚、猪肚、脆肠、油豆腐、腐竹、芋头、土豆、豆芽、青菜等。一桌子人估计都没几个吃过这么丰盛的一顿饭。

  高珊和高qiáng从学校赶到这里,菜都已经做好了,就等开饭。来吃饭的人也都到齐了,王奶奶笑呵呵地说:“中华这孩子太费心了,我们才吃了多久啊,又过来吃饭了。”

  杨中华笑眯眯地说:“奶奶您能来吃饭已经太给我面子了。阿姨您坐,人都齐了,不要客气了,赶紧吃吧。”

  王奶奶、匡秀敏和老杨夫妇坐一桌,李俊毅和高凉要过来陪长辈一起坐,被奶奶挥手打发了:“你们年轻人坐那头去,珊珊qiángqiáng过来,跟奶奶和叔叔阿姨一起吃饭。”

  汪彦君笑眯眯地说:“奶奶您真太善解人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