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重生之凉味人生_作者:寻香踪(68)

2017-12-02 寻香踪

  吴顺才挠挠头,显然还有点算不过来这笔账,到底是生蛋合算还是养ròu鸭合算。吴chūn梅早已算出了这笔账:“爸、妈,要是高凉真的需要鸭子的话,我们家可以养。”农村养鸭子,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成鸭了,而生蛋则需要五到六个月,六个月可以养出来两批ròu鸭了,就算一批养两百只,每只鸭子两三斤重,一只卖四五块钱,一年就能卖上三四千块钱,就算只有三分之一的利润,也能赚一千多块,这样家里的收入也比现在多得多。况且还可以jiāo叉养,一年不止养四批。

  吴顺才看着大女儿:“哦,回头我跟你妈再商量一下。”

  高凉笑眯眯地说:“不着急的,叔叔。反正我现在店子还没开起来,需要多大的量还不清楚,我就先买一些回去,要是用不了那么多,您就继续养着生蛋好了。”

  吴顺才猛点头:“好,要得,要得。等你回去的时候我帮你抓几只鸭去。”

  高凉私下里又跟吴chūn梅谈了话,知道她是不可能复读了,因为家里条件实在困难。高凉便竭力邀请她来跟自己一起开店。吴chūn梅听到高凉勾画的蓝图,想起自己家里要是真能发展ròu鸭养殖,脱贫致富不再是问题,便对高凉的事业充满了好奇:“我先跟你去看看吧,如果真的需要我帮忙,那我就帮你gān。”吴chūn梅也有点想离开这个家,她已经成年,高考落榜,虽然能帮忙gān一些农活,但父母看着她便徒添心病,所以还是早点离开比较好,就算不能在高凉店里gān,在县城里也应该能找点事做。

  高凉笑着点头:“你要是真来了,我就给你发工资,具体多少我要看店子的生意而定,我想至少不会低于六十。”

  吴chūn梅摇头:“工钱先不说,少一点也没关系的。”毕竟高凉说那边是新市场,有没有生意还不好说呢,所以她也不敢贸然就真跟高凉要工资,万一人家生意不好,还要贴钱给自己发工资,那自己不仅帮不上忙,反而是雪上加霜了。

  高凉笑了:“好吧,先不说工钱。”这年头人心还太淳朴,都耻于谈钱,读书人尤甚,虽然人人都需要孔方兄。

  高凉让吴chūn梅的母亲帮自己在村里买了十只jī,又买了二百个jī蛋,再加上十只鸭子,拉上吴chūn梅一起回到了家里。

  高凉看见吴chūn梅收拾行李的时候,将书本也都塞了进去,她就知道,好友其实一直是想读书的。

  回到家,高凉将jī关在了笼子里,在院子里的樟树下围出了一块来养鸭子,一时间家里热闹非凡,jī鸣鸭叫的,充满了生机。

  当天中午,高凉就杀了一只鸭,准备做啤酒鸭,这年头啤酒可是稀罕货,市面上很少有卖,这还是李卫国送的,高凉也不喝酒,拿着来炖鸭才是真不làng费。吴chūn梅家的鸭子养了四五个月,都快下蛋了,一只只膘肥体壮的,足有三四斤重。啤酒炖鸭的香味传到了隔壁李家,李卫国背着手,笑眯眯地探过头来:“小高又在做什么好吃的?”李卫国有点老顽童的xing格,喜欢跟高珊高qiáng两个小孩子开玩笑,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高凉扭头看着李卫国,笑着说:“李叔叔,我在做啤酒鸭,晚点给您送点过去。”

  李卫国摸着下巴:“用啤酒来做鸭子?这个是什么做法,从没吃过,那我等着了。诶,家里来客人了?”他发现吴chūn梅了。

  高凉点头:“嗯,这是我同学,吴chūn梅。过两天我不是要开店了嘛,叫她过来帮我的忙。”

  “不错不错,有人搭把手挺好的。小高是个做大事的人。”李卫国也算是见多识广,看人还是很准的,高凉身上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沉着和坚毅,是个成大事的人,如果是他的兵,那绝对是个尖兵,可惜她不会去当兵。

  吴chūn梅家的鸭子是吃稻谷和河鱼长大的,长期在河里戏耍,ròu质鲜嫩,加上高凉所用的香料除腥,再用啤酒炖煮,出锅后的鸭ròu味道醇厚鲜香,肥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所有人都吃得心满意足,吴chūn梅是第一次吃到高凉亲手做的菜,对她的手艺惊羡不已,没想到高凉这么深藏不露,难怪她能去摆摊卖菜。

  李卫国父子对高凉的啤酒鸭更是赞不绝口,李卫国感慨地说:“哎呀呀,我这马上就要回部队了,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菜了,实乃人生一大憾事啊。”

  匡秀敏知道丈夫的意思,无奈地说:“我去跟高凉请教一下怎么做还不行吗?”这个假期,她跟高凉请教了不少做菜的方法,包括调卤水,幸亏高凉不藏私,当然,她也没必要给高凉泄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