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里一片哭声,院子里来了许多妇人,都是前一日小石头见过的,大家都劝:“……他还是个孩子……”“别弄坏了身体……”
卫启神qíng呆滞地跪在一片牌位前,似是对汪氏的打骂没有感觉。叔叔从来没有动过他一个指头,那个母亲口中的卫家仇敌,却比母亲对自己好,好太多了!他现在看清楚了,对于母亲,自己不仅是她的儿子,还是卫伯爷,是不能给卫家丢脸的人。可对于叔叔,自己是小石头,只是小石头,叔叔希望自己快乐,不必为他挣脸。可卫启又真心同意汪氏的话:自己的确不该活着——他辜负了卫家死去的人,他对不起卫家活着的人,他更对不起叔叔……他罪孽深重。
卫启没能自己起来,他一直跪到了次日黎明,然后一头栽倒,人事不醒。汪氏也一夜没睡,一会儿哭一会儿骂,旁边的婆子们知道汪氏xing子烈,当初能划了自己的脸,现在要让她让步实在太难,不等她出口,就去请了郎中。
郎中来看了,说是受了寒,外加肝气不舒,郁结五内,要好好休息。可开下了药,卫启就是不喝,牙关咬紧,婆子怎么都倒不下去。
她们不知道卫启在高烧中想起他曾经喝药,叔叔是怎么做来着,他和自己一起喝,还说小石头是个好孩子!……我不喝,让叔叔来,他喝一碗,我喝一碗……
卫启和婆子们较劲,汪氏来看,见此qíng景急了,让婆子按住了儿子的身体,捏了鼻子灌下去,可是儿子接着就全吐了出来。
汪氏恨得大声斥责,让人再煎药来,接着灌!
这么折腾了一天,卫启的脸色就发灰了。汪氏有些心虚,就让人请了岳夫子来。
岳夫子到了,猛见卫启,吓了一跳,才两天,卫启的面颊就陷了下去,有了黑眼圈。他皱了眉,到了卫启chuáng边说:“卫伯爷,你别再为许家的事qíng分心了,今天宫里已经传出了消息,许家谋逆,罪无可赦,要马上行刑,都等不到秋天,明天就要开斩了。”
卫启的眼皮微动了一下——完了,他唯一想做的事,也做不成了!
岳夫子又说:“我又去问了许远的事,他该是早就看出继母对他不利,一直隐瞒了他的武功。那天临出府前,他收拾了包裹,还要了gān粮和水,明显是准备借着头一次出城的机会脱身。那时,如果不是救你,而是别的事qíng,他也会逃走的。他并不是专门去救你的!”
那个蓝衣少年一翘嘴角,对自己说:“别怕。”他的目光亮得像星星,他脸上带着自信和从容——叔叔那么好的武艺,能打败许府家丁的围攻,如果不救自己,直接逃走就可以了!……
汪氏在一边连声说:“你听听!别犯傻了!岳官人是你的老师,他知道!……”
岳夫子对汪氏做了个让她安静的手势,又说道:“我知道许远对你百依百顺,那是他想把你养得不辩是非,不懂良莠,你别上他的当!”
汪氏恨道:“现在可不是已经失了心!养残了!”
自己是养残了吗?在车里,自己把糙枝放在石头上,说让蚂蚁过,叔叔就说:“小石头是个聪明的孩子!”叔叔多少次说:“小石头是个好孩子,这么善良,总帮着叔叔……”这是让自己不辩是非吗?夸自己聪明善良是把自己养残了吗?像母亲那样骂自己才对吗?卫启迷糊地稍微想了想……很快就决定——我幸亏遇见了叔叔……
岳夫子听出汪氏口气里的bào戾,看了汪氏一眼,心中遗憾——当初他见汪氏神qíng高傲,举止有大家风范,但如今汪氏年纪不过三十三四岁,曾经二十年的豪门教养,被十年的困境消磨得一gān二净,变得如市井中的婆子般泼辣狠绝,可见苦难真的比安乐更qiáng大,不知谁人能逃脱。可又一想,许远也是从许家落难到了小城,若论豪富,许家不比汪家卫家更胜?听说许远在府中没过上安心的日子,到了固原城,身体一年比一年虚弱,也没见他bào跳如雷……人还是不一样。
岳夫子又思索了片刻,对chuáng上的卫启说道:“你也别担心许家断了香火,许远的庶兄三年前被除了族,官府正在找他,可如今看来,他也是有意的,那时他是与许远一起出城,难说不是许远给他出的主意。所以你看,许远那个人心机缜密,知道怎么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