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解冤成爱_作者:俺也试试(260)

  慢慢地,小石头像是睡着了,无声中的呼唤平缓如诉:叔叔,别走……

  秦惟一再答应着:叔叔不走,不走……

  可是慢慢地,小石头的灵体淡了,消失在了秦惟的怀抱中。

  秦惟惆怅地放下双臂,小森也停止了念经,秦惟问:他去轮回了?

  小森回答:是,他被执念所困,一直滞留在这里,现在他找到了你,实现了愿望,就能离开了,他有自己的机缘要去完成。

  小森又念起经文,秦惟却在思绪里徜徉——过去老僧人说过,两个人就是死后,灵体都在撕杀,可是这次,他的灵体拥抱了小石头的灵体。那么来世,他们是不是就不会再是仇人了?没有ròu体的束缚,也就没有在ròu身中才能体会到的不安全感和对伤害的回避,他的灵魂无惧任何现实的痛苦,会选择爱。可下一世,那个人不会再是个小石头这样的孩子,他还会记得自己吗?在人世的纠纷和障碍中,他们还会像在灵界这样相互信任原谅吗?秦惟对未来存了期待。

  第61章 第四世 (1)

  秦惟再次醒来是个深夜,一时间,他以为自己还在虚空。四周黑沉沉的,一点光亮都没有。他鼻中有股隐约的焚香烟气,他知道屋里该有香炉。他闭着眼睛,自省了一下原身的qíng况,就明白他现在哪一世——那个冤家该来烧死自己。

  秦惟的原身这一世的身份是太子,萧沛川,虽然更加尊贵,可其实境遇悲催。

  原身的祖父父亲萧炎是江淮豪族的族长,家里七个妻妾,一人生了一个儿子,他自己也有五个兄弟,一族枝繁叶茂。萧炎正值壮年之时,赶上了连年饥荒,北边游牧民族也借机入侵,内忧外患,前朝陷入一片混乱。

  眼看着各方人士纷纷揭竿而起,萧炎仗着族中人口庞大,拉起了一支由族中男子为头领,家丁和乡兵为兵卒的队伍,虽然数量不是最大的,可是人心齐整,加上他们起兵的地理位置离前朝的皇城很近,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久就攻下了都城,又以都城为据点,杀入了淮河以及长江两岸之地,将几个重要的产粮区掌握在了手中。

  萧炎自封为帝,成开国始祖,取萧家祖籍所在的地名中的一字“安”为国号,建立了大安王朝。

  其他地区起兵的军阀大族经过厮杀联合,在大安的西南,东南以及西部,成立三个王朝:百越、南楚、西雄。

  也是萧炎运气好,称帝后一连三年风调雨顺,两江粮食丰收。萧炎派出自己的儿子们□□西闯,将大安的版图逐渐扩大,成了几个国家中最大的,bī得其他三个国家至少在表面上对大安不敢冒犯。

  萧炎自以为是真命天子,放言要一统天下。说了这话不久,正赶上了中秋佳节,皇宫中大开宴席,萧炎与后宫及儿女们共赏圆月。月上中天,宴前歌舞升平,萧炎心qíng欢畅,就多喝了几杯。一个他宠爱的妃子说水边赏月很有意境,萧炎就摆驾御花园中的太液湖。

  湖面如镜,倒映一轮明月,清风徐徐,丝管动听,的确怡人。萧炎一时兴起,就走上了湖边贴着水面的曲桥。一群嫔妃加上儿女亲眷,自然欢声笑语地跟着。忽然,谁也没看清是怎么回事,萧炎就一头栽入了水中。

  人们大呼救驾。水不过齐腰深,虽然时已入秋,萧炎喝得浑身发热,并不觉得水凉,站起也没大怒,只是将他左近的几个妃子都先关了起来,准备等过了节再追究。

  当夜,萧炎虽然洗了热水澡,喝了姜汤,可还是上吐下泻,发烧了。那些前来赴宴的儿女们大多都回了住所,宫中的几个公主也没被传呼,没人知道萧炎的寝殿中发生了什么。

  次日宫门开时,萧炎已经昏迷,皇后出示了一张匆忙写就的诏书,让自己的亲儿子萧机胜继位。

  大臣们入宫,见御医们在忙碌着行针推拿,谁都不拿主意,只说要等几天,看看皇帝是否还会醒来。

  萧炎一直觉得自己很健康,尚未衰老,加之一个嫡子萧机胜排行第五,才十六岁,庶子们好几个成年了,个个有征战经验,相互间较着劲儿,他就没立太子,以免年轻人头脑一热,争斗起来。现在他猛地半死不活了,谁也问不出他到底属意谁,按照立嫡的规矩,也该立萧机胜。所以对那份诏书,大臣们都未加指摘。

  萧炎没有醒,四天后去世,谥号武帝,萧机胜登基。

  他的六个兄弟对此很不以为然。不久,有人发现武帝落水处的水糙全都死了,于是人们怀疑那处水畔被人撒了毒药,所以武帝落水,才会那么快就病得不治。又有人说,武帝回宫喝的那碗姜汤有文章,因为送姜汤的宫女后来就没了踪迹。还有人说,御医给武帝开的药也不对,皇宫里医治武帝的三个御医,武帝死后都被杖身亡了。更有人说,皇后怕几个庶子因为年长,有了军功,被武帝选为太子,就让几个妃子将武帝推入水中,又伪造了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