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一点都没有用上!
然而这么多年了,玉佛寺中的道路布局,庙外的山形走势、路径方位他还记得一清二楚。
他告诉了向东如何取捷径上山,再如何找到那条陡峭的水道迅速下山,再从何处穿过官道,马上就可走入路对面灌木林子中,接着怎么跑过田野,从两个村落中间穿过走上他们要去的路线……
于是向东带了小木按照胖管家的指点,找到了一处隐蔽在灌木中的gān涸水道。两个人背了包裹,用头巾蒙脸,手上掺紧布带,从枯叶和一片稀松糙木中,一路直下,连坐带跳,一杯茶的功夫,就已经浑身破烂地到了山脚下。
向东觑着路上无人,拉了小木一阵飞跑,过了官道,进入了灌木林间。这时,远远传来了马蹄声,他们怕骑马的人看见,猫着腰在林间跑着远离了官道。
等到马蹄声消失,两个人才直起了身子,此时他们的衣服全划得稀烂,成了布条,里面穿着夹袄还有地方露出了ròu。
出灌木林之前,两个人脱了洪府仆人的衣服,从包裹里拿出衣服换上。碎了的衣服向东让小木放回包裹,继续背着。
此时日已过午,向东领路往西南方向走。洪老三说的地方是在京城的南边,他们不会一下就往西北去,而是会曲曲折折地走。当初是为了谨慎,现在看来真是理所当然。
到了个三岔路口,向东取了些碎布条,散落在了他们不去的一条路边,然后才继续赶路。他们不敢停留,饿了就边走边吃些gān粮,终于在日头西斜之时到了河边。
小木已经累得呼哧地喘气,两个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吃gān粮时,小木才问道:“我们还去找殿下……公子吗?”
向东犹豫了片刻,点了头:“只要后面没有追兵,还是该去见殿下,不然,岂不是不仗义?”胖管家也只知道太子的人可能识破了十七皇子是死遁,太子想把十七皇子追回来。向东觉得十七皇子现在有危险,他们怎么能不帮忙?他暗叹,这就跟当初他隐约担忧的一样——得了自由身也无法摆脱心上的负担,销了奴籍,gān的事比当仆从时难多了。
他哪里知道,实际qíng况比他想得更糟糕!方临洲的目的不是想追回,而是想杀了十七皇子。
小木倒是同意,说道:“殿下说了好多去西北怎么玩,我是挺想去的。”
向东看了小木一眼,发现小木真心实意的样子。他就不再说什么。两个人吃完gān粮,顺着河水向西边走,终于找到了个符合洪老三对向东描述的小渡口。
向东让小木等在后面,自己走向渡口边的小船,他向船夫打听了河那边村子的名字,回来就领着小木上了船。
船上的船客只有向东小木两个人,此时已接近晚饭时分,农人们大多回家了,河边空dàngdàng的。船夫戴着个大糙帽,掩住了大半个面庞,他用竹篙将小船撑离了岸,去船尾摇橹,向东和小木像都松了口气,在船上笑着说话。
可是他们的船才去岸一丈,北面就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打破了小河两岸的静寂。向东和小木忙向北面张望,船夫没回头,在船尾不紧不慢地摇橹划船。
小船接近南岸时,河的北岸出现了两匹马。两匹马停下,骑马的人看向河上船中的两人,向东和小木频频回望,打着手势,催促船夫快划。小船靠了岸,向东拉了小木的手,急忙跳了下去,匆匆跑开了。
岸上的两个人停了片刻就纵马下了水。
一般来说,若是河流窄浅,人们早就架了桥,此地水深,所以才有渡口,加上现在又是秋季水盛之时,马行了几步,水就过了马肚子。骑马的人没有深入河中央,勒转马头,重回到岸上。
船夫用竹篙将船从岸边支开,这才走到船尾,摇起了橹,把小船掉头,往北岸划来。
岸边骑马的两个人又说了几句,一匹马往回跑,另一匹马上的人下了马,紧皱着眉头,盯着河对岸两个小跑着远去的背影。
这人正是刘侍卫。他带着人骑到了山后,路上没见到什么人,沿着官道向离开京城的方向追了半晌,觉得人不该走得这么快,就又往回骑。
王二发现了灌木丛中的零星布缕,判断两个人是从水道下的山,就领着人从后山下来了,在官道上搜索时,碰上了骑回来的刘侍卫等人。
众人散开,沿着官道查看路边,有人发现了刮在灌木枝子上的碎布,顺着痕迹,他们出了丛林,前面就是可以骑马的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