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型娱乐圈_作者:醉饮长歌(237)

  楚秋站起身来,低头看了看手表,又卡了一眼接下来将要放映的影片,决定今天还是先缓缓。

  楚秋走到门口,却被一个人拦了下来。

  那人一脸络腮胡,头发卷卷的,身材偏胖,脸上带着友好的笑。

  楚秋扫了一眼他胸前的牌牌,跟楚秋带着的紫色嘉宾通行证不一样,那人挂着的是绿色的受邀人通行证。

  也就是说,是影评人,或者是受邀的业内人士。

  “你是……”那人仔细的瞅着楚秋,有点不太确定。

  大多数不怎么接触亚洲人的欧美人对于亚洲人都有点脸盲,这也是楚秋一点遮掩都懒得做的原因。

  当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边基本上没人认识他,而且是在影展会场内部,自然也不需要遮掩什么。

  但出乎他意料的,他被认出来了。

  那人一拍脑门,竟然准确的喊出了他的名字:“楚秋!”

  用的中文的发音,有些蹩脚,却是十足十的友好。

  他这一喊,周围好几个离得不远的人便转头看了过来,惊奇的打量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电影主演。

  楚秋感觉自己就仿佛是误入了láng群的羊一样,这群热qíng大方的M国人瞬间就把他淹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  楚秋:????

  祁天瑞:@张大力@张大力@张大力,你怎么看孩子的?

  张大力:……滚!

  第九十一章

  这些纯粹热爱着电影的人所关注的, 无非就是电影本身的内容。

  参与亚尔影展的电影, 通常而言, 大多都是经费有限的独立制片,因为不沾染太多资本气息, 才能够任凭导演与编剧自由发挥,毫无顾忌的将他们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

  而这类无法花大价钱进行长时间jīng致的后期剪辑与配音的电影,对镜头下演员的表现要求尤为苛刻。

  不论是长镜头的细节动作, 还是近景站位与表现,又或者是特写镜头的qíng感展现,都是决定这部电影是否能够成功打动观众的一环。

  而显然的, 在影展开始的第三天,就吸引了多数受邀人前往反复观看的电影, 非常成功的圈住了这些受邀人的心。

  楚秋被他们簇拥着, 听着那几人的讨论, 不知不觉就坐到了场地内的一个露天咖啡厅里。等到服务生来询问要点什么饮品的时候,楚秋才恍然回过神来, 发现自己被这群人带跑了。

  楚秋要了杯牛奶, 在他身边落座的几人都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在楚秋感到窘迫的时候对他友好的笑了笑, 然后转过头去, 继续跟身边那些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进行jiāo流。

  楚秋并没有主动开口说话的意思, 他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周身便展现出了像极了电影之中那个少年沉寂气气息。

  这让多少都知道拍这类电影容易入戏走不出来的人们,将心拎起来, 尽量小心温和的一点点接近他。

  而楚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层面。

  不可否认,这种明确的距离感让意识到自己身处在一个小群体里,从而感到了诸多不安于失措的楚秋渐渐的放松了。

  在座的人们低声的jiāo流着以他为主角的电影,讨论着电影中所展现出的镜头语言,自上而下的追溯了许多从前类似的作品,又提及了本届同样获得了提名的其他电影,并纵向、横向的比较争论起来。

  他们所争论得最多的,还是电影结尾,太阳彻底升起来之后,那半副完成了的画作和塑料桶里刚刚晕染开来的颜色,是不是意味着主角还活着。

  这方面主张的人不少,他们便以最后注she的那支毒。品与那个画作为依据,指明走向大海的主角只是个幻觉,象征着除却彻底抛弃了过往,杀死了曾经的自己。

  最终那副明丽灿烂的朝阳图就是最佳的佐证。

  而不同意这一点的,则表示最终的那一张画可能是医生或者是主角的母亲所作,极有可能是医生,因为放在一边的颜料盒比主角用的要优质很多。

  最终那个镜头所表达的,是主角在死去之后,有着会缅怀他、思念他的人。

  楚秋手里端着杯牛奶,坐在一边听着,感觉真是世界有多大脑dòng就有多大。

  “亚洲导演的电影色调总是非常细腻,光是静物镜头,就能够发现其中的qíng绪。”

  “比起欧美习惯于用直白的视觉冲击来表达冲突,亚洲导演更擅长体现jīng神层面的差异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