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下车的地方是署名“卫家餐馆”和“卫家茶馆”的谱子,小巷中还有大大的招牌“琴琴幼儿园”。
这一切没有眼花的话,完全可以媲美一个热闹的集镇了,前面不远的一个岔路口里更是显得车水马龙……
“卫燕子!小娟家的客人到了,你先安顿下,五叔待会儿就来接他们。”开车的小李等元锦等人下车站定,忙吩咐在茶馆门口帮李雯看铺子的卫燕。
元锦帮着把东西提到了茶馆门口,招呼家人进去坐坐,等冯霞和元芳去弄头发。
“燕姐,土豆还没开始炸吗?”他颇为自然的招呼道。
卫燕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的,忙不顾元成泰的推辞,倒了好几杯茶在桌上,看到元星星就知道元锦的意思了,笑道:“你们准备等多久,我这就叫铺子里给你上一份!”
“那多谢了。”
“谢啥!都是自家人。你给小娟说下,楼上有人想租,她出租吗?”卫燕自然而然的让元锦给卫小娟带信,没有注意其他人脸上的惊讶。
“我记得小娟说过,三楼她放了东西,二楼可以租给别人的,租金你就按照卫家租房子的数目谈吧。”元锦现在对卫家的很多东西都不陌生,按照记忆中未婚妻的打算说出。
带卫燕把茶馆托给几个老茶客看着,回身回了餐馆后。徐婶娘一把拉着元锦:“这是小妹的家?”
元锦摇头:“不是啊,小娟家在两三里外的山上呢?这茶馆是她小叔的,后面幼儿园时大伯的,那边租给人家影碟的是三叔家的,边上餐馆以前是小娟的,现在只是手电租金。”
元成泰背着手,走出茶馆仔细看着这一溜几间的三层小楼。表qíng有些严肃的回到桌边,问道:“这里的人看起来都听富裕的啊!这两年山上都是靠什么发财的啊?”
已经忙慢慢解释起崖山煤矿、石矿的事qíng,顺捎的把卫家的qíng况说了个大概。
不说元锦几人在茶馆里喝茶聊天,吃着小零嘴,但说冯霞和元芳两人进了一家玻璃门的理发店。
店内的装修不输小川城里的理发店,相对两面的大镜子噌光透亮,舒适的四个皮座椅刚好空着俩。店内有个二十七八的中长发帅气男子,留着一撇八字胡,正在给一个女人盘头发,身边认真盯着他行动的两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应该是学徒吧?另一个座椅上是一个胖妇人,盯着烫头的“电锅”正百无聊赖的东看西瞧。
见有客人上门,期中一个披着及背长发的女孩首先迎了上来。
“两位阿姨准备理发呀,快进来坐吧,是洗头?还是……?”
冯霞正看着铺子里新cháo的发型贴画惊叹,闻言忙答道:“我们盘头发!小姑娘,上面挂的发型都能盘出来吗?”
小姑娘没有答话,倒是一旁烫头的那个妇人开口了:“咱们两界谁不知道九川的手艺一顶一的好啊,哪些都是小意思啦,再复杂也难不倒他。”一边说话,一边往那“八字胡”飞媚眼。
“八字胡”手上动作未停,谦虚道:“贾阿姨谬赞了啊,这两位大姐想盘什么样的?先坐下来选式样吧,或者,我待会儿根据脸型给您两位建议一个?王丹,给两位阿姨先把头发拆开,喷点水。”
元芳和冯霞便坐下了,那个盼头的妇人见她俩不和自己答话,便转移目标对正给元芳拆头发的女孩道:“王丹今天不去吃酒席吗?你娟姐夫今天上门吧?”
王丹笑着看了看时间,回道:“才十点,等再下去也不迟,慌什么。”
“八字胡”笑着道:“哎呀,咱们村的金凤凰眼看就找到梧桐枝了。小娟那对象看人品相貌还是不错的啊,小兵带着在平桥待了半天。丹丹吃酒席记得给师傅师妹包点‘羊尾巴’啊!”
另一个女孩子也出声附和道:“丹姐,今天听说是卫大伯一家把钱全出了,还说一定做得风风光光的。这次这不出礼金的酒席你多给我们包点,等结婚还不知道啥时候呢?还有啊,你可打听下,卫家这次两个女婿谁送的礼金多啊?听说娟姐夫家的条件不如琴姐呢?”
王丹是卫小娟堂舅的女儿,和卫小娟平时关系也是不错,出声维护道:“娟姐结婚肯定要等两三年了,包东西算我的。可是我不想再听谁说她的坏话,她说过‘身高不是问题,贫富不是距离,人好就行’!元哥不错了,听我姑姑说,那家人都很仁义,娟姐会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