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优优见妈妈没事,笑着说道:
“妈!您太心急了,那是炉子的烟囱啊!这样炉子就没烟了,冬天冷的时候就可以烧炭取暖,也可以做饭!”
周雅不好意思的对着屋里的人笑笑。
外面越来越热闹了,卫小兵的声音传了进来:
“奶奶!四姑姑回来了!”
王月秀先是一喜,接着沉着脸骂道:
“她还有脸回来,不是死在外头了么!”
绕是如此说着,她还是拉起围裙擦擦双手,大步迎了出去。
朱优优问卫小娟:
“就是给你做衣服的姑姑吗?”
“嗯!”卫小娟没有多说,也慢步往外走去,不知老爸什么反应?
卫大军什么反应?见到提着大包小包累得气喘嘘嘘出现的卫兰,还有她身后的两个孩子。卫大军状若不见,转身和王芳的娘家人寒暄去了,卫开云也有些沉默了。
第十八章 几件临头的旧事
难得的是,今天终于见到卫大江在家了,他和卫大河一起迎向许久未见的姐姐卫兰,接过大包东西,放在院里的桌上了。卫小兵、卫小琴、小美、二妮子都迎了上去。
卫小娟在王月秀身后也跟了出去,周雅拉着朱优优在灶房里研究“有高烟囱的炉子”还有什么用途,王芳本来跑到门口,刚和卫兰双眼jiāo汇,看到卫大军沉沉的脸色,不好意思冲卫兰笑笑,又回到灶上继续忙碌。
当着满院的客人,王月秀收敛了即将出口的谩骂,先是和蔼的叫了两个外孙:
“高甜、高伟,快到新房子里叫你大舅妈拿红苏吃!”
六岁的高甜长得白白胖胖的,煞是可爱,四岁的高伟,瘦高的个子,骨碌的眼神一看就是个机灵鬼。两人应声后,拉着卫小明、小美就往灶房去,见到卫小娟,两人也略显生疏的叫道:
“娟姐,你不进去吗?”
卫小娟还沉浸在见到她们娘三的回忆中,闻言笑道:
“你们去吧!我们下午再玩!”
四姑姑卫兰是个十足的女qiáng人,长得却是娇小可人,五官也出众。八年前,二十一岁时嫁到邻村,卫开云一个朋友的儿子。在高伟两岁的时候,丈夫在外胡混的女人找到了家里,卫兰是个眼里揉不下沙子的女人,快速办理了离婚,只带了判归她的高伟回了娘家。
谁知,王月秀嫌丢人,卫开云嫌她坏了自己朋友qíng意,两人联合拒绝了卫兰进门,王月秀甚至还抓着手里的木瓢,扯着她的头发就开打。好qiáng的卫兰当时抱着高伟就走了,声称这家不回也罢,她同样能活出来!
王月秀还在她后面叫了句:“你要是不哭着回来,老娘手心里煎鱼给你吃!”
结果,卫兰在外咬牙坚持,吃了很多苦,终于在虹山县城里租了一间十平米的小铺子,帮人加工、fèng补服装。吃住都在铺子里,还因为心疼不得后妈喜爱的高甜,去年把高甜也带在了身边。
卫小娟在旁边静静的看着卫兰打开包袱,分派礼物。人人有份,都是衣物配饰之类的,还有一个小点的包裹,卫兰直接递到了她的怀中,摸着她的头:
“小娟,这时林姨昨天刚jiāo给我的,里面有你和你妈妈的好些衣物呢,还有……”
卫小娟见她复杂的眼神飘向院坝另一处的卫大军,连忙应声:
“四姑姑,我知道了,我会拿给老爸的,这次还是不说是你拿的吗?我觉得我爸他知道是你做的,我还看他拿着衣服发呆呢?”
善意的谎言让卫兰眼前一亮,似乎见到努力能得到成效相当的高兴。这才恢复笑颜:
“这样就好,我是说嘛,他从来都没阻止我亲近你们娘三,好了,拿去放好吧!”
卫兰回头往卫开云那桌走去,卫小娟也抱着包裹往老寝室去,看到几个小的手拿红苏,已经玩到了一处。
哎!高甜啊高甜,你可一定不要像以前那样学坏啊,上初中时就抽烟喝酒、未婚先孕、又堕落来又受苦;高伟啊高伟,你小子也不是好人,为了上网,使劲的逃课,弄得虹山县的所有中学读遍也没有高中毕业,靠着jīng湛的游戏手艺,虽然也是“混”得不错,可是代打游戏也不是长事啊!
中午十一点半,流水席开始进入正轨,八人一桌的席面。不jīng致、但量足的菜一一上桌:红苏、糖苏花生拼盘,这是两道小吃。接下来的:凉拌猪头ròu、ròu皮红烧土豆、莴笋烧猪心舌肚、蒸甜烧白、蒸肥膀、蒸排骨、大豆海带炖猪蹄、红烧鱼、最后一份ròu丝韭菜,加起来刚好九道。卫小娟家算是大方人家了,加了一份鱼,其他人家做“九大碗”,一般就是单做了猪ròu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