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她要求搬寝室也是没有多问,卫大军找师傅给她另做的一间新chuáng也取回来装好,抬了一间书桌进去,按照她的要求做了一个立式的两开门衣柜,屋内的空间还很大。卫小娟拒绝了王芳用布帘隔出一个“粪桶间”的建议,搬了一张方桌和几条木凳在里面摆上。
所有木质的家具都没有上色,整个屋子泛着柏木的清香,简单的家具,合理的空间布局,书桌上整齐的排列的书籍,方桌上放着一个红色的大花盘,里面装着一些卫小娟自制的小玩意儿。……
对这提前N年享受到的房间,卫小娟相当满意。开始全心投入调教各个“小孩子”的大业中去了!
-——转换视角——
今年元旦,小川县文化广播局空前的忙碌,日子好过了,各处文化汇演争相举行。邀请局内各领导亲临现场的函件是积了一堆,整个文化局空前的忙碌了起来!
马友方是广播局的副局长,九三年十二月三十号,他被安排到了一个叫“两界镇”的中心小学做文艺比赛的评委。
在早上天微亮的七点,揣着文化局的工作证和学校的邀请函,拎着公文包,他登上了前往虹山县的长途公车。看着越来越高的大山,越来越少的人烟,越来越窄的马路,他的心里有些失望和无奈。
“两界镇”这个地名,他甚至没有听说过,当年高中毕业,他到过深圳,去过上海,喜欢上了文艺表演类的工作。后来回到蓉城家里,千方百计的跑关系,执意进了小川县比较冷门的文化局,一做就是近十年。
结果,自己快三十了,只有放弃自己成名的“理想”;期望能遇到一两个值得包装的“明星”,也算了了一个心愿,可不知是自己要求太高,还是什么原因?到现在熬到了副局长的位子,也没“熬”出过一个苗子来!如今,更是沦落到去给山村的小学生做评委了!
在破旧的公车上颠簸了近两个小时,终于被售票员告知“目的已到”!头晕脑胀,腿脚酸软的下了车,目送公车继续向前方更深的大山深处远去。马友方直觉看看时间,饶是再不愿意,他还是必须守时,这也是他的工作原则。
九点,离信函上的时间还差半小时。他远目四望,下车的地方是一个路边的“丁”字口,不用辛苦找寻其它的道路,沿着岔路走就是了!
第二十章 元旦文艺表演
马友方沿着岔道走了不到两分钟,迎面跑来一个满头薄汗的半老头,穿着一身正式的中山装,花白的头发,黑框眼镜,黑瘦的马脸,……
老头也看见了马友方:年约三十岁,长相斯文,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一身微皱的西服,露出深蓝色毛衣“v”形领口,里面还扎着一根银色的领带,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公文皮包,一副专家的“派头”!老头缓下稍急的步伐,试探问道:
“这位是县城文化局的马局长吧?”
马友方猜测着老头的身份,也没纠结于正副局长的称谓,谁想当“副”的啊!点头承认道:
“你是两界镇中心小学的……,来接我的吧?”
“敝姓刘,您就叫我刘老师吧!这边走,咱们边走边聊,我给你介绍一下今天的qíng况!”
两人走上了另外一条岔道,刘老师滔滔不绝的介绍了起来:
“今天我们镇上约四十个节目参赛,这次特地请县上的专家来我们镇上看看:一方面,丰富一下咱们山里人地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有专家点评,孩子们和孩子家长也图个高兴!您说是吧!和您一起当评委的还有我们镇上的副镇长,我们中心校的校长和音乐老师……”
九点半,各就各位,表演正式拉开帷幕!
马友方看完了近一半的节目也提不起兴趣来,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窝在家里看看新租的四大天王的录像呢!翻来覆去,生涩僵硬的表演很难看到出彩的地方,连县城的幼儿园也比这自然吧!还有,谁编的舞,动作不连贯……
总之,问题特多!这时台上收音机传出一个他不甚熟悉的音乐,“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谁也不知道……”,台上来了一个小男孩,戴着涂成褐色的纸板“犄角”,身上是一条牛仔背带裤,裤子后面还真的有一条尾巴,接着又来几个小孩子,几人随着音乐演出了一幕生动的qíng景剧。可以给个七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