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舒心日子_作者:七夜忘情(22)

  “这都没人种吗?”

  “哪有人种,地里种谷子都不够呢,还真没听说谁家种过,就是荒年,冒险去山里挖了,充饥。”

  瑾娘想了想,估计是这里人不认吧,记得那本书里说地瓜在晋的时候就有,只是没有大面积种植,似乎并不懂得种植方法。后来从国外传种植方法,才真正的大面积种植也是因为这个,等有机会弄些种,种上一亩也是好的,不求卖出,只是想那些地瓜食物。

  两人又走了几个摊位,路过一家书铺,都走了过去了,王氏突然又停了脚步,回头看看,“瑾娘你七八岁上跟你大哥学过的字还记得吗?”

  瑾娘一听愣了,许是当初学字少,瑾娘也没用心,根本没有印象,还以为自己是个文盲呢,根本就没有这段记忆,不过既然王氏这么说了,她也就顺水推舟,认字总比不认得好,就算简繁有分别,可她也能认出来。

  这么想着点了点头“记得。”

  王氏一听笑了,“走,娘给你买本书,你回去再好好看看,总要把那些字认全了,虽说不识字也没什么,可我听说,杨家老四定亲的是个秀才女儿,肯定懂些,你年纪比她小,将来杨老四要是当了举人,你在她面前再露怯,再说你到了杨家,那是大嫂,管家也是应该,怎么也要认识些。反正你年纪小,等嫁过去也要及笄,这两年多学学,总是好的。”

  带着瑾娘走到书铺王氏就犯了愁,她不认识几个字,哪知道该买什么书,转过头,“瑾娘你自己挑挑,看有没有中意的。”得了这买书跟买布一样了。

  瑾娘看着书铺里的书,心里的震惊不亚于九级地震,论语,大学,中庸,千字文百家姓,这些现代老百姓随口说出的古书竟然全都有,她一直以为自己所处的空间不是地球,只是与地球相似的星球,因为现在的朝代根本没有听过。瑾娘再看了几遍这里倒是有唐诗集,却没有词。

  皱了皱眉头,瑾娘四处看看,她这会真想买一本历史xing的书籍,可惜这里根本没有。

  “这个多少钱?”瑾娘知道自己最需要的就是千字文百家姓这样的书,先把字认好再说。

  “二百文。”

  “这么贵。”瑾娘忍不住说出口,她虽然来得时间不长却知道这里银子的购买力,一个包子一文钱,两个馒头一文钱,买了两斤地瓜gān才九文钱,他们一家人没有大出入五两银子就够一年用了。这二百文,一本千字文,实在是有点贵了。

  “姑娘你可不能这么说,我们这的书价格已经够公道了,这个版本有些粗糙,再好一些一两银子也卖得。”

  瑾娘拉了拉王氏的胳膊,“娘要不不买了。”

  王氏也皱了皱眉,这个价格确实贵了些,当初大儿子上私塾用的是他大伯家成闵的旧书,也只学了一年,认些字就不念了。她只知道书贵却不知道这么贵。

  小伙计看他们两人犹豫的样,也知道他们为难之处,如果不是真的想考秀才谁肯花大价钱买书,突然想起昨个新收上来的“大娘,昨日我们店里收了一批书籍,都是老旧的书,要不你们看一下,要是有合适的价格上能便宜一些。”他想着这两人也就买一些启蒙的书,要是有了卖给他们也无妨。

  王氏一听带着笑脸,“真是谢谢这个小哥了,咱们用旧书也是一样的。”

  两人随着小伙计,来到店里的一角,地上铺着一张旧单子,上面整齐的摆着一堆书,看着书磨损的不轻,确实挺旧了。

  “这咱们靠山集上柳家收来的,可惜柳家那后生了,这马上就要乡试了,人也太用功了,一场风寒没挡过就去了,他家里就这么一个读书的,留着这些书也没用,他老娘伤心难过家人也怕她睹物思人,家人才把这些书房里的东西全卖了的。其实那柳秀才也没剩什么东西,就这些书了。”

  王氏一听那秀才死了,面容不好,心下觉得不吉利,有心不买。

  倒是小伙计看出自己多嘴了,赶紧赔笑“您二位慢慢挑着。”这靠山集读书的不多,这书铺倒是不挣什么钱,难得来一庄生意可别让自己给说没了。

  瑾娘拉拉她娘的手,“娘你也别多想,这书可是一代代传的。我看这书挺多,翻看一下没准碰上好的,成海也大了,该学些字,也让他收收心,咱们家境现在也好了些,送弟弟去私塾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