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心眼里就喜欢那娇娇小小温柔可心的,蔓娘根本就不是他那盘菜,倒是瑾娘就好像是老天爷送给他的一样,再没有这么可心的了。他一直想着或许这就是缘分,两人是在月老那牵过红线的。合着瑾娘就该是他的。
等张喜明白了,心中也没了芥蒂,跟杨震海又哥俩亲了,以后他们俩又多层关系,连襟,可不是更亲了。
杨震海自然利用这层关系,让他把钱送过来。
陈老爹看着银票敲了敲桌子,好一会才说,“好了,就收着吧,不过嫁妆也不能太过了,太张扬了也不好,剩下的银钱给瑾娘收着,手上有钱,她心里也有底。”
张喜又接着说“还有爹,他送这钱一方面想给瑾娘长长脸,另一方面可能也有补偿的意思,他家两个弟妹先进门,聘金就十两,聘礼也是差不多的,来年老四结婚,也是按照老二老三那样定的,所以瑾娘这聘金聘礼就算多些也不会超出太多,不然他们家老四那就不好看了。他心里觉着亏了瑾娘,另外嫁妆里边家具可以少置备几件,婚礼匆忙,婚房就在正房西屋,跟老爷子东西屋,新房是没时间盖了。置备多了也没地方放。”
陈老爹点了点头,这个事,他早就知道,杨家也没时间盖房子。
“他们家估计等老四结了婚,就会分家,震海应该是有了安排,也不会住现在的房子。”张喜又说。
陈老爹点点头“恩,这个事我知道,就按规矩办就中。他们们家俩媳妇结婚也没盖新房,没啥。”
王氏也没说什么,有了一百两银票新房都是盖得的。他们村最好的砖瓦房,盖的时候也只用了二十多两。所以房子的事根本不用担心。
有了这一百两,王氏心里就更有了底,置办嫁妆也宽裕的多。
瑾娘知道后心里倒是有些暖意,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他那份心,能为她考虑这么多,瑾娘对婚姻也有了期盼。
12、聘礼嫁妆一张虎皮
不准备不知道,瑾娘第一次对嫁妆有了新的认识,除了衣服首饰,拎盒脚盆,洗脸架,凡是过日能用上的东西,都要准备。琳琅满目的。
因为听了姐夫说的,婚房只有一间,瑾娘也不想弄太多东西,完全可以等有了自己的房子再购置。
王氏不乐意,“你三婶子家杏出嫁时,还二十四抬呢,你这怎么也不能差了她呀,当初你姐出嫁的时候家里紧张,也置备了二十四抬的。”
瑾娘把嘴闭上了,想着三婶家杏出嫁时嫁妆里的家具挺多的,一台台的装的很是齐全,这个年代女子嫁妆是很重要的,一般定亲的时候会议定聘礼,往往娘家人会往多了要,男方给的越多代表越重视,而女方又不想让人让人说是卖女儿,就多给嫁妆,这里边也代表了父母对女儿的爱意,以免女儿到婆家受轻视欺侮。
当然农家不那么富裕,也有的人家真的把嫁女儿当做‘卖’女儿,希望女儿能嫁个好的,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甚至把女儿送给富户做妾,那样就没什么嫁妆了。像他们村三婶家女儿因为嫁到县城富户所以嫁妆多齐全,瑾娘的两个嫂子的嫁妆也只是用聘金钱置办的,家里怕是没出多少。
当初蔓娘出家的时候,家里没多少钱,不过就是这样爹娘也没有扣下聘金,全都给了蔓娘,更是给添了些,说起来他们二老对女儿跟儿子也不差的,细算起来,或许是女儿要出嫁到别家爹娘更心疼些。
以陈杨两家的jiāoqíng,不怕瑾娘过去受苦,不过当娘的总怕闺女缺啥少啥,担心这担心那,如果不让她弄反而心里不踏实。王氏对瑾娘的这份母爱让瑾娘心里暖暖的,一想到不久就要嫁人离开母亲,心里万分不舍。
日子就在忙碌中进入了农历十一月二十八,这天是下大聘时候。
送聘礼那天,陈家人早早的就起来了,到了这一步村里的人也都知道,陈家和杨家结亲了,也都过来看热闹,也想看看这聘礼有些什么,要说这杨家大儿子当兵六年又回来了,两个村子离的不进,可十里八村,亲戚连着亲戚,消息也很灵通,杨家大儿子回来的事都传遍了,这也是个传奇。
陈杨两家对这聘礼嫁妆什么都没有要求,两家关系好,杨家也不会亏了瑾娘,要是真提得多了反而不好。
杨老爷子真把这大儿子娶亲放在心上,对他来说长子的地位是不同的,陈家跟杨家几十年的jiāoqíng,这份亲事又是陈家老太爷定下的。杨老爷子心里又有另一番打算,家里儿子都大了,就是小四也定亲了,这个家是要分的,以前大儿子没回来他还有些犹豫,现在老大回来,他是肯定要跟老大过的。所以这心肯定是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