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也是个面嫩的。”大伯母笑着握着瑾娘的手,指着她的衣领上的绣花说,“我看这花样不错,是你自己绣的吧。”
“恩。”
“看这巧的,样式也好,以后伯母作秀活,你可给伯母画几个好看的花样。”
“恩,伯母要绣什么,让瑾娘做好了。”
伯母听了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外面杨震海却跟他大伯说着正事。
“那块地县里来人已经测过了,因为是青山地界,咱们村子没权,要去官府买卖,前天你忙着娶亲来人我就带着去了,不过要连着东边荒地也要一起买了,价格也不便宜,不过你要是买了算在宅基地里,没有税,以后出产什么也方便,盖了房子只要不出那个地界扩建也没有问题。”
杨震海听了问“荒地不是随便开吗?”
“本来是那样,可那边连着石林子,也太靠青山,村里人都怕野shòu,多少年都没人去,正好你买,县衙来人就说一起买了去。”
杨震海点了点头,“也行,反正也没多少。大伯我还想把西边和北山底下连着的小竹林也买下得多少银钱。”
杨启业听了一愣,“你买那个做什么?白花那个银钱。”
“倒也不做什么,只是想在那边建房连着小竹林和那个小水塘,界限不是清楚吗?”他想着以后盖了房子,在小水塘边上盖个竹亭子,瑾娘应该会喜欢。
杨启业一想,可不是,小竹林这边是山道,一趟的石子路。这边隔着荒地就是石林子,南边没多远就是青山,竹林和青山上枫树正好分着界,可是清楚。背山面水,可不就是风水宝地,景色优美,这么一想他都有点动心。
“你小子可真会挑地方。中,明天就去县里,那竹林那天也量了,亏着我还说你买不了这么大,明天咱们一起去说一声就行,都不用再量了。不过银钱上恐怕不低,买了把那边荒地收拾了,每年出产也不会少。不能低于一百五十两。”
“麻烦大伯了。”大伯还是他们这里的里正,这事非要他出面才行。
“你小子还跟我客气。”
作者有话要说:明日一更5000+
16、清点嫁妆震海财产
两人坐了半个时辰,就回去了。杨父是家里老四上边有三个哥哥,下边两个弟弟,杨家老二一家搬到县城去了,所以不用去拜见,两人又去了一趟三伯家,三伯家大女儿刚生了孩子,三伯娘去照顾,没在家,两人只是说了几句话就回来了。剩下的两个叔叔,也只没坐多长时间。
回了家,瑾娘开始收拾自己的嫁妆,杨震海没什么事,就坐在炕上看着自家小媳妇忙活着,瑾娘开始还注意他一会忙起来就忘了。
王氏给瑾娘置备嫁妆用了五十两,连带家里给的嫁妆十六两聘金二十两还剩下八十两多点,瑾娘原本自己留了三十多两,剩下那五十两拿去给王氏,自己来到这里得到爹娘家人的爱护,她也想让家人生活的好一点,她就算有些能力可也不敢在熟悉她的父母面前展露,也没给家里什么挣得什么好处,嫁妆银子就不要了,这五十两也是她真心想给,让家里改善一下。
王氏和陈老爹却是不要的,现在除了成海,几个孩子嫁娶都结束了,负担轻了,成海娶亲还早着呢,而且如果没有杨震海给的钱,他们也不可能置办这么多钱的嫁妆。王氏的意思是,让瑾娘把这银钱买了地,这样才能有依靠,买地的事,瑾娘也想过,只是现在不急着办,她听姐夫说了,杨震海在外面六年,身手练的好,上山打猎下海摸鱼这都是好手,可种田还是差些,小时候家里地少,他十一二岁就出去给人跑腿,真正种田没gān过几次,要是真买了地,也gān不过来。
瑾娘就算是看了齐民要术,可真让她去弄那个也得抓瞎,这身体更是弱,种种菜还是凑合,下地就别想了。所以这事还得慢慢的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而且听说杨震海那两个弟妹,也没带田地做嫁妆,真要那么做了,她们肯定有说法,娘家这边两个嫂子心里也不会高兴。还是慢慢来吧。最后她好说歹说总算是让爹娘收回十两,于供成海念书的用。再多他们说什么就不要了,瑾娘想着以后找机会再帮助家里,成海念书的钱她供了。只要大家努力日子总会好过的。
五十多两嫁妆中,家具买料加上做工,用了九两,这价放在现代那就是绝对跳楼价,还是在几百层楼上跳下来的,可在这就算是贵的了,人工用去二两,让王氏心疼不已,一般一两就足足的了,现在做工一天才给二十文,这硬木家具不好打,按照瑾娘的图纸,虽然不算繁复,细节上要求却很高,所以找的他们这边最好的木匠师傅,价格贵了些。不过做出来效果很好。也没用红漆,保留原汁原味,深红色家具带着深紫红色条纹,看着特别舒服。当时家具做好了,王氏喜欢的也不觉的贵了,一个劲的说自家姑娘眼光好。她哪里眼光好了,只是有了前人经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