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追着儿媳妇的脑袋摸。
薛凛站起身,伸手扶住老爹伸出去的胳膊,硬生生把他爹扶回他娘身边坐着。
被他爹在后脑勺上糊了一巴掌。
纪真说:“做人要低调,这事儿啊,咱们薛家只做,不说。”到时自然有人去说。
一家人深以为然。
老晋阳侯夫人去了烦心事,心里欢喜,想到自己这一房日子过得越来越圆满,也歇了跟大嫂计较的心思。
离年越发近了。
腊月二十二,嘉平帝封笔。
封笔之前下了最后一道圣旨。
六元纪真升官啦,要当崇文馆大学士啦!
手捧圣旨,纪大学士蛋略疼。
正一品大学士,年后上任。
从从六品小翰林一步蹦到正一品大学士,陛下你想做什么!
还有,崇文馆在哪里?
崇文馆自然是有的,只是还没建呢。
嘉平帝掐在封笔之前发圣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时间也是特意挑出来的。纪六元一向是他心爱的,只是人太聪明,也太懒散,摆明了不喜欢做官,没什么功利心,对待一般臣子的法子根本不适用。把人闲放着又不甘心——纪六元可是有国士之才的!
于是,嘉平帝琢磨许久,决定把人绑在只存在草稿之中的原本打算过些年再建起来的崇文馆中。大学士,崇文馆一把手,纪六元要是不想gān活,那就是个闲差。要是勤快一下弄些东西出来,那他这辈子除了武功,文治也有了。关键是,品级上去了,见面就方便了,说话也跟着方便了。
想想怎么都不亏,嘉平帝果断就任性了一把。但是品级跨越太大,朝臣必定不满,就把发圣旨的日子定在了封笔这一天,只给满朝留了一句话:谁要能中六元谁就能做崇文馆大学士!
然后,封笔回宫谁都不见,只留下憋了满肚子话的文武百官。
偶尔出门被御史逮住险些喷成狗的纪·大学士·真:“……”妈蛋,坑死哥了!
正二品兵部侍郎纪宁纪侯爷则是觉得坑死爹了。
儿子未及弱冠,正一品,自己考的。
老子已经不惑,正二品,先帝赏的。
从来都是老子给儿子让位博出头的,没见过儿子一下子就比老子官职高的。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以后到了朝堂上,父子俩可该怎么见面呢!
纪侯爷十分为难。
作者有话要说:娃娃们别扔雷,太贵
第99章
但是再为难,纪侯爷也没想过从兵部侍郎的位子上退下来彻底给儿子让路,纵使知道日后在朝堂上见面会尴尬。因为除了这一个能gān的儿子,他膝下还有三个儿子,世子纪晖还不能独当一面,纪暄才刚中举,幼子纪晨还那么小。而除了纪暄,那个最能gān的儿子纪真,摆明了是不想理会另外两个兄弟的,即使其中一个是他一母同胞的哥哥,嫡嫡亲的。
可是前人造下的孽,有什么办法呢!在那个儿子面前,他连父亲的威严都摆不出来,有什么资格要求他照拂兄弟呢!
不,还是照拂了。今年秋闱纪暄和纪曜齐齐上榜,两人的行文中都带着纪真的影子。
想起不被待见的长子,纪宁一阵抑郁,转身去了正泽院。
郑氏正在做鞋子,有简单的素面书生布鞋,也有jīng致的嵌宝刺绣锦靴。各种各样的鞋子,摆了满满一架子。架子旁边还有一个衣柜,里面是四季衣裳,书生直缀,锦衣华服,里衣外裳,分了类,整整齐齐摞满了衣柜。
纪真上了战场之后正泽院就已经解禁,只是郑氏再没出过院子一步,每天除了做针线就是念经捡佛豆,再没同丈夫说过一句话,也同娘家长房断了关系。
纪宁站在鞋架旁,看着妻子黑发中夹杂着的根根银丝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郑氏只低头看着手中刚做好的一双黑色书生布鞋,前前后后检查几遍,再挑不出半点不好,抱在怀里摩挲一会儿,起身走向鞋架,将挡住鞋架一角的纪侯爷一扒拉,把鞋子端端正正地摆了上去。
险些被扒拉个跟头的纪侯爷:“……”好抑郁。
抑郁着走出正泽院,走到转角处,纪宁回了一下头,一眼就看到正站在一棵树后远远地看着正泽院院门发呆却不敢上前的纪暄,顿时就更抑郁了。纪暄过了年就二十了,婚事还没有着落,夫人又关了院门不愿见人,更别说替他张罗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