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_作者:水墨清薇(305)

  晚上一家人吃了顿团圆饭,王修柏又急忙的赶回城,最近梧县发生了几桩命案,刚摸到些头绪,又断了线索,王修柏不得不在衙门紧盯。别看梧县不大,却因油坊和粮铺而得名,城里越来越繁华,来往的商贩也不少,容不得半点差错。

  去破案,王修晋没点开这项技能,倒是他带回来的几位,都是军里退下来的,王修晋便派了两人跟着长兄。若是没有命案发生前,王修柏说什么也不会同意带着两位随从,可现下,却是连迟疑都没有,直接带着人离开了。

  吃过了晚饭,王修晋便拉着侄子,带着礼物往村长家走。这会儿村里还有不少走动的人,同宗的看到王修晋立马喜笑颜开的打招呼,叫着官老爷,王修晋忙道,又没着官服,叫不得官老爷。同宗的亲戚跟着乐,扯了几句闲话,听说王修晋要去村长家,忙让开了路,提起上一任村长,同宗的人评价算得上公道,说着便讲到身体的事,“看着挺硬朗的人,说倒下就倒下了,可惜。”

  “唉,还不是被他三弟气的。”另外一位cha言道,“他三弟不是不能种蟹稻嘛,他就想着让三弟种两季稻,他那三弟说什么也不种,闲累得慌,赚的少,前几年还好,现下收益拉得越来越大,他三弟一家还破罐子破摔,都不怎么下地gān活,日子过的不怎么样,开年的时候,便跑到村长家闹了一痛,开chūn要种地的下蟹苗的时候,又跑去闹,一闹就是好几天,就把人气着了,直接倒地了。请了大夫来,直说气急攻心,若是养不好就得准备后事了。好不容易养得好些,前几天不是收成了,他三弟不敢出面,便让孩子来闹了痛,又把人气晕了。打前一次说好后,村长便jiāo由他儿子做了,他儿子比他qiáng硬不少,压下不少仗着辈份想指手划脚的人。”

  王修晋听着直砸舌,和几位闲聊的人道别,继续往村长家走,陆陆续续和遇到的人打招呼,便是遇到没有种种蟹稻的人,也没有被提起签契种田的事,人们还是很畏惧官威。到了村长家,王修晋依旧如以往一般,打着招呼说着闲话,没有问生病的原由,只说好好养身体,举业还没成家,还没养娃,老村长身子还硬朗,若他先去了,老村长的身子怕是受不住,不为旁的,为至亲也要把身体养好了。

  在村长家并未久留,该说的都说了,人能不能心宽不在别人说了多少,而是自己能不能想通。把家后把侄子送到母亲那边,然后一路打着哈欠回院子睡觉。连着赶路,路修得再好,也受不住一路的折腾,去住店也睡不安稳,现在的客房,房门都是木制的,窗户是纸糊的,哪里敢在外面睡实,随着人年龄越来越大,胆子就会越来越小,不安全感越来越重,尤其是经历京城时的被跟事件后,两世为人的王修晋,终究没能逃不过这个怪圈。

  躺到chuáng上打了个哈欠,没一会儿便睡着了,没有不安,没有担忧,一睡好眠的到了天亮,还难得的赖了次chuáng。揉着眼睛,王修晋迷迷糊糊在房里用了早饭,吃饱了人也显得jīng神了不少。便开始忙了起来,他便是回来过处,也不是立刻得闲的,要忙的事不少,虽然把查账的事jiāo给了一帮新手,但他仍要去油坊和铺子里转转,不是不放心,而是必须得走这么个过场,似乎这样才会让两边的人放心。

  除去走过场,王修晋还想跟长兄商量在梧县办纺织工坊的事,他想效仿油坊,在京城、边关和梧县三处开建工坊,这样南边的,北边的,中心的都顾及到,也级省了大笔的运费,不要小瞧不起眼的运费,在古时运输的支出,远远超于其他,商家少有愿意承担运输期间的费用,便是有所损失也不是出货方负责,这也是为何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的同一个名字的铺子里,价格相差很多的原因。

  王修晋办工坊也好,开粮铺也罢,所贩卖的所有东西,价格都是统一的,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也都是他认,不会加到贩卖之物上,在王修晋看来,与其算计这个钱,还不如多想想赚钱的营生。

  办工坊是好事,王修柏自然不会拒绝,哪怕开的工坊只招妇人,王修柏也不觉得有何不妥。纺织工坊没有油坊那么多的要求,只要有地方建厂就行。原本王修柏想着把靠近油坊的地方划给王修晋,王修晋却拒绝了,油坊里可都是男人,哪怕他们身体上有什么残缺,可也改变不了xing别,若放在上辈子,王修晋绝对不会多想,但在古代,为了妇人的名声,一些细节,还是注意些的好,免得以后闹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