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_作者:水墨清薇(552)

  寇国使臣嘴皮子都快要磨薄了,也没有让过来的收税的人同意让他们额外的两箱东西上岸,想要塞些钱,却被来的衙役立刻按下,使臣只能大呼小叫的说自己是使臣,两国相jiāo不能扣压来使,负责的人掏了掏耳朵,寇国的使臣叫声和老娘们的吼街不相上下。

  寇国使臣不但自己受捆,还得眼睁睁的看着上船检查的将士把他们的武器全都收缴,将士说了,待他们离开的时候,让城墙上的哨兵归还,使臣还想说什么,便对上将士头领的瞪视,“怎么寇国要带武器进京面圣?难不成想要行刺,或是另有图谋?”不知是不是因为心虚,寇国使臣只能同意将士把武器全都收缴了。

  在海港停了近十天,寇国使臣才带着朝贡的东西向京城出发,而此时皇帝已经拿到了寇国朝贡单,看着上面的东西,再想着年年寇国哭穷的架势,本就对寇国满满恨意的皇帝,连带着对棒国也厌恶起来,这些附属都是一个样,当真觉得他是散财的。皇帝一怒之下,连带南边的几个附国的朝贡也回了一倍。

  对待南边的附国,使臣没像对待寇国那样严肃,相当善意的暗示原由,气得南边几个附国直跳脚,纷纷表示他们每年朝贡都是发自内心深处对上国皇帝的敬仰,诚心诚意的准备东西,贡献的也都是他们最珍贵的礼物,还请使臣帮忙美言。南边的附国对寇国咬牙切齿,但在海边遥望,想要做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暗气。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南边一些国家听到一些寇国想要踏上内陆的谣言,这些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让南边内陆里的国家一个个都忧心忡忡,担心寇国是不是在打他们的主意,在这些国家的君主看来,寇国是不敢动大梁的,寇国想要内迁,就只能盯上他们,连棒国都不会考虑,那里的土地更贫瘠。不论寇国盯上的是谁,他们都应该联合起来,首先,要让沿海的国家向上国申请一下,把上国的海防长城延伸过来,寇国就算想要攻过来,难。接着就是能不能和上国商量,先把寇国灭了,不是传他们的岛在下沉,早晚会沉下去,那就提前让岛沉下去不就行了,省得天天提防寇国的野心。

  使臣也听说了谣言,回京时如实的向皇上汇报,大梁皇帝沉默,寇国的野心还真不小,盯着大梁的国土不算,还想把大梁的属国也都占了,至于谣言里寇国岛下沉的事,在皇帝看来纯属无稽之谈。寇国岛做为附国已经有了几百年的记录,要沉早就沉了,还能待到现在。

  去南方的使臣回京没多久,南方诸小国纷纷派人前往上国京城,一为进贡,二为请上国为他们解忧,一定要灭了寇国让他们安心。尤其是临海的小国,如果寇国打过来,他们首当其冲。

  王修晋回京的半年多,一直扎在车坊,现在自行车的产量平均每天都能出一辆,而车链的齿轴也被应用到很多的地方,王修晋再一次的觉得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木制的轨车还没有生产出来,但是王修晋居然看一位木匠的画稿里看到了火车的雏形。

  李菻善带着几百的士兵去了船坊,在陆地上能训练差不多结束,现在需要在海上实训,还需要适应海上飘摇的生活。李菻善的手下刘青在一点点的接手训练海上士兵的事,李菻善不可能一直负责此事,李家主要还是陆战。

  雅昶这半年多成长的非常快,个子长得也快,但仍是很依赖小爹,除去晚上睡觉会回自己的房间外,其他的时间只要在家里,就会占据小爹的身边,王修晋考虑明年开chūn后让雅昶去学堂读书。

  盘算着日子过得还真快,转眼又是一年到了头。这一年忙忙碌碌,感觉像是没做什么,但细算算,发生了不少好事,船坊又改造成功两艘大船,生产了一艘全新战船,战船下海后,经过了几次的试验,船上不算其他攻击武器,单pào台就有十六架,其他的大弓弩更是多,船下还能发she水雷,水雷的攻击虽然只能向前,但威力十足。

  王修晋曾询问船坊的老工匠,能不能建造在海底行驶的船,工匠们沉思了很久后,倒是画出了图稿,只是在海底行驶的船,需要上面的大船用链子栓着行驶,没有任何的用途,王修晋只能让工匠停下了这个,倒是工匠们觉得这个可以用,还把新式的玻璃加厚加固安装到船下船,以探索海下世界,工匠们笑称,想看看能不能发现龙宫。船下船可以通过上面大船拖放到海中,也能拉到海上,不用担心会困死船中。王修晋听完工匠们的说辞后,也就没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