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_作者:水墨清薇(82)

  皇子给王修晋的信中自然不会写怎么处置的事,只说酒楼之辈不懂规矩,便赔了五千两,想着没给粮钱,便把五千两全数给了王修晋。

  王修晋觉得钱多烫手,又觉得那位少东家太过大手大脚,五千两就这么送出,若被其父知道,怕是会受到责骂。

  第42章

  京城的变幻离湘城有些远, 对酒楼的事,王修晋也只是感叹了一番, 然后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于掌柜休息过后,便开始在王家粮铺的做工, 起初于掌柜仍担心被前东家看到, 后来时间长了, 于掌柜也就不在意了。自打去了一趟京城, 于掌柜开了眼界,行事作风也与以前大不同。

  王修晋并不知于掌柜以前是什么样,看着现在打理铺子的架式,觉得吴掌柜的眼光不错。为此还特意去杂货铺送了些东西以表感谢。于掌柜打理铺子, 王修晋放心,便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家里, 家中只有姐姐顶着, 王修晋还真不放心。

  王村里第二季的种植已经完成,第二季种植的多以耐寒的粮食为主,别看他们村子位于南方,但想种两季稻不太可行, 这里的冬天有时也会飘起雪, 尤其是前两年,那天啊, 想见个太阳都难,处处是灾,好在新皇帝是个善的, 不加税,还减免了,派人送了救灾的粮,虽说粮不好,但也着实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如今村里更是和老六家签了收粮的单子,以后他们种的粮都卖给老六家,他们可都听说了,老六家今年种出来的粮在城里可是卖着高价,还每天每人限量的卖,以前的粮铺是论石收,老六家论斤收,虽说不如他零卖出去的价高,可也比一石一石的实诚。

  王村和相邻的几个村,都盼着日子快点,待到明年把地种了,入了秋后,好卖个高价,赚了钱把家里的房子修整修整,或是给孩子讨媳妇。各自打着算盘,见到王修晋时,个个都笑开了花,打招呼,热qíng的邀请去他们家坐坐。不只是王修晋,老六家的全都受到这般的欢迎,甚至连之前去偷王修晋地里的螃蟹的几人,见到王修晋也压下尴尬,主动打着招呼。

  对村民的热qíng,王修晋至今仍不能适应,地里种第二季时,他回来过,去地里一看,地都种完了,帮忙种地的就是之前去偷螃蟹的几人。那六家的长辈见着王修晋起初还有些尴尬,之后见王修晋并没表现出厌恶,才搭话聊起来,去徭役的六人向王修晋行大礼直道歉,称如今已经学好,当时伤得最重的那位,仍是一身媚态,从对方眼神和行事,都能看出全无以前的无赖气。

  同是一个村住着,还沾着亲带着故,王修晋也不想把关系弄得太僵,对方已然这么客气,他若是再摆着架子,似乎不太好,当然他也会防着一些。对六人帮着种地,他仍是感激。

  如今地里无事,铺子也算红火,手里有些闲钱,王修晋便想着再做点什么。五千两的事,王修晋当谁也没说,从吴掌柜的铺子里买回个完全不起眼的摆件,将银票都藏于其中,倒也不惹人眼。

  粮铺里的粮,不能只有一两种,于掌柜倒是知道几处供货的商家,但如今三份契,供家的商家少有愿意签的,且这些商家都于另外一家粮铺有着久远的合作,王修晋想cha一杠子有点难。梧县里的不能想,王修晋便想从别的地方找找看,也托吴掌柜帮着打听。

  吴掌柜诚心与王修晋jiāo好,和王修晋相处久了,吴掌柜也不拿对方当小孩看,早把受东家托留意的初衷抛开。吴掌柜对王修晋所托之事很上心,托了湘城掌柜帮忙问问,这不有了消息,吴掌柜立刻派人去王村通知王修晋。王修晋接到信后,把家里安排了一下,便带着王举业进了城。

  进城的一路,王修晋想着要不要买个老实汉子,后来想想家里的qíng况又只能摇头,可若是家中没个可以撑场面的男人,王修晋每次进城都不安心。自从回了王村,王修晋就没把父亲当个男人看,一旦他离开家,便把事qíng全都jiāo代给长姐,也会托两边的邻居多帮忙留意着,每次从城里回村,也会带着东西给邻居送去。

  王修晋没进自家铺子,而是直接去了杂货铺,吴掌柜立刻笑意盈盈的招呼,把他得到的消息跟王修晋讲了一番。城中另外一家粮铺出了点事,除了本就是梧县里几个供货的商贩外,其他的商贩都想另寻销路。

  “吴掌柜可知那家是出了什么事?”王修晋之前还担心那家会过来寻麻烦,现在看不见得是对方气度大,而是本身遇到了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