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驸马爷_作者:春溪笛晓(203)

2017-08-24 春溪笛晓

  燕冲看完谢则安的信后眉头一跳,立刻去找谢晖。

  谢晖看完谢则安洋洋洒洒写出来的许多个损点子,对这个便宜孙子的观感又一次刷新了。还好这样的家伙出在大庆、出在他们谢家,要不然还真是怎么被玩死都不知道!

  谢晖说:“你若是有足够的恒心和耐心的话,此事可成。”

  燕冲冷笑说:“我原是最缺这东西的,可我的好友死在这里,我不得不把他的这两样东西学过来。”

  谢晖说:“我们把人叫齐,好好商量一下怎么去落实。”

  这一落实,就是好几年的事了。

  不少士兵卸下兵甲,学了几门手艺,潜入西夏谋生。教他们酿酒,耗掉他们的粮食;教他们印刷和造纸,耗掉他们的糙木;教他们享受软玉温香、婉转吴音,耗掉他们的志气。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但燕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西夏那位雄主两年后终于发现有些不对,但他手下的大将大多牵涉了其中一两项,西夏国主要是想把这些玩意儿都弄走、让手下悍将过回以前那种贫乏的生活,他们肯定是不乐意的。

  西夏国主无可奈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们去了。

  西夏物产本就缺乏得很,经过两三年的消耗,渐渐有些吃不消了。有人打起了到大庆边境“打秋风”的主意,这是糙原人惯做的事,一提出来,西夏朝廷里都是响应的声音。

  可惜等待的是这两年厉兵秣马,等着为长孙凛报仇雪恨的大庆qiáng兵!

  西夏那边吃了几次暗亏,也回去努力练兵。

  巧的是,燕冲在这时候找到了谢则安所说的“前国主后裔”,第二步计划开始实施了。首先当然得给“前国主后裔”造势,这个谢则安很拿手,西夏人信什么他就让燕冲制造什么“祥瑞”,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花了很长时间一步一步地完成。

  等西夏朝廷回过味来,“前国主后裔”已经获得了很大一部分的支持!

  能不支持么?这几年西夏朝廷骄奢yín逸,西夏百姓日子越来越难熬,看着天天载歌载舞的权贵人家简直恨不得喝他们的血、吃它们的ròu!

  有这么个好机会能揭竿造反弄死这些家伙,但凡有点血xing的人谁会不站出来?

  这“前国主后裔”看起来还挺靠谱的,就他了!

  gān死那群混账!

  燕冲的人到处煽风点火,西夏境内烽烟四起。

  这一场大庆人并未动用太多兵马的战争持续了整整六年,一个正要迈入“qiáng国”行列的国家因此而从兴盛转向了分崩离析的结局。

  燕冲趁乱出兵,扶持“前国主后裔”占领西夏皇宫。

  西路大捷。

  西夏已经是朝廷嘴里的一块ròu,想什么时候吃下就什么时候吃下。

  谁能想到这样的谋算居然出自一个稚子之手?

  燕冲和谢晖原本都想维护谢则安,不想让别人知晓那是谢则安的主意。可转念一想,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谢则安是驸马,想出头极不容易,要是连能力都藏着掖着,岂不是白瞎了他那好脑筋?

  燕冲在给赵英的捷报中露了口风,提起了谢则安的名字。

  谢则安听到西路大捷的消息正高兴着呢,突然被赵英揭了老底,小心脏差点没跳出胸口。

  赵英瞧见他那心虚的模样儿,摆摆手说:“你们先下去吧。”

  旁边的赵崇昭伸手拉起谢则安,说道:“那我和三郎先回东宫了!”

  谢则安有点头疼。

  当时他写信也是一时兴起,根本没和赵崇昭说起过。赵崇昭抓住他手的力道又加重了,分明是生气他没把这些事告诉他。

  这些年他们年龄渐长,赵崇昭却也没和他疏远,有时他让赵崇昭别老拉他手了,赵崇昭还振振有词地说:“以前我能拉,现在怎么就不能拉了?难道我越来越厉害,会的东西越来越多,能做的事反而越来越少?”

  谢则安原本想告诉他这才是现实,站的位置越高,能随心所yù的可能xing往往越小。

  可一看见赵崇昭那较真的眼神儿,谢则安又打消了那样的念头。

  还是让这家伙再欢快几年吧。

  赵崇昭一语不发地拉着谢则安回了东宫。

  赵崇昭这几年跟着赵英处理政务,心思活了不少,心眼多了不少,身边也有了很多得用的人。只有一样没变,那就是他和以前一样什么事都想着谢则安,白天想,晚上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