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驸马爷_作者:春溪笛晓(272)

2017-08-24 春溪笛晓

  四个人在不同的地方一觉到天明,直至耀眼的阳光照进屋中,他们才睁开眼开始第二天的生活。

  又是一个艳阳天。

  而伴随着这样的好天气到来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噩耗。

  第112章

  赵英昏迷不醒,太医束手无策。

  这几年来修《本糙》和《千金方》等等医籍,京城聚拢了不少名医,可赵英病体渐弱,基本是药石无用了。

  谢则安求见暂住谢府的杨老。

  杨老说:“我不救赵家人。”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即使我救,也不可能起死回生。”

  谢则安沉默下来。

  杨老对赵家的怨言来自上一辈,先帝一心求长生,做过不少荒诞的事。杨家、前驸马家会遭遇移家灭族的惨祸,几乎都是因为先帝的昏庸。前驸马被太后收养在身边,自幼与皇室亲近,等杨老找回他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一心想让几近崩溃的朝廷平稳地转个向。

  杨老既痛惜他又疼惜他,才会回到京城。

  救赵家一个公主已让他意气难平,还要他救赵家的皇帝?

  绝无可能!

  杨老冷嗤一声:“赵家人没死光已经是他们命大了,你还想我帮他们活久一点?”

  谢则安沉默地坐在杨老对面,看着落日慢慢西移。

  眼睫的yīn影落在他脸上,遮挡住那难掩的撼意。赵英对他、对赵崇昭都绝不算好,赵英是个顽固的人,比他和赵崇昭都要顽固,他的所有安排都冷酷得不像有喜怒哀乐的人会做出的决定。他曾经选择放弃垂危的挚友,曾经选择流放势大的忠臣,曾经选择换下亲生的太子,曾经选择很多常人无法做出的选择。

  这样的人,仿佛又与当初的老头儿重叠在一块。

  老头儿不爱chuī嘘过去,他的老友们也不爱提起以前的事,只在某次说漏嘴,提起了老头儿曾经在哪儿参加过某次战役。谢则安回头查了出来,对着那惨烈的资料久久无言。老头儿曾经带着手底所有人参加一次必死的突袭,结果所有人都死了,他活着回来了。

  战争结束,老头儿没有接受嘉奖,一个人隐匿在他乡独自度日。他的脾气越来越古怪,渐渐过上了离群索居的生活。直至他捡到一只野láng崽子,眼中才会偶尔闪现昔日神采。

  那绝对是一个心肠冷硬、手段冷酷、脾气冷漠的老头,而且顽固得像茅坑里的臭石头。

  谢则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喜欢这种人。

  但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在很多人身上看见了那块臭石头的影子。

  赵英是这样,杨老是这样,姚鼎言也是这样。

  不管是其中的哪一个,他都左右不了他们的决定。

  谢则安叹息着说:“确实,生死就像日升月落,谁都阻止不了。”他站起来郑重地朝杨老作了一揖,“这些年来晏宁让您费心了。”

  谢则安无功而返,回到主屋后却见晏宁公主含着自己的手指,而手上绣到一半的绢帕沾了一滴血,仿佛晕开的红梅。

  谢则安问:“怎么这么不小心?”

  晏宁公主说:“三郎,一定出了什么事。你是不是瞒着我什么?”

  父女连心,晏宁公主一整天心神不宁,总觉得有些事即将发生。

  谢则安知道这种事终究瞒不过晏宁公主,他伸手握住晏宁公主泛凉的手掌:“晏宁,父皇的身体不太好。”

  晏宁公主心头微颤,脑中一片空白。

  虽然赵英早已提及自己时日不多,真正到了眼前还是让晏宁公主无法接受。尤其是在不久之前她刚发现赵崇昭对谢则安的心思,没了赵英在上头,赵崇昭会不会变得肆无忌惮起来?他们之间的兄妹qíng谊,到底还能让赵崇昭忍多久?

  晏宁公主怔怔地看着谢则安。

  谢则安只能苦涩地安慰:“陛下洪福齐天,不会有事。”

  晏宁公主当晚就入宫见赵英。

  赵崇昭已经守在病chuáng前,神qíng憔悴。看到晏宁公主来了,赵崇昭连忙起身抓住她的手臂,说道:“宁儿,你这么晚进宫?”

  晏宁公主说:“我担心父皇……”

  赵崇昭神qíng微黯。

  他把晏宁公主领到外间,给晏宁公主披了件衣服:“天气转凉了,你得多穿点。”

  晏宁公主“嗯”地一声,问起赵英的病qíng。

  赵崇昭说:“太医根本没办法……不过宁儿你放心,父皇一定能醒过来的。”他看着晏宁公主低垂的眼睫,“宁儿,我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