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驸马爷_作者:春溪笛晓(284)

2017-08-24 春溪笛晓

  谢则安和姚鼎言六年师徒,虽然彼此不算特别坦诚,但师生qíng谊还是有的。想到放榜那天姚鼎言给自己送来的东西,谢则安说道:“先生放心,即使不在京城,学生也会写信给您,毕竟学生有很多东西都没弄清楚。”说完他抬起头与姚鼎言对视,“先生的信任让学生心中颇为忐忑。”

  姚鼎言说:“我姚鼎言这一生不能说多了不起,但事无不可对人言,就算你把它们给所有人看我都不会生气。”

  姚鼎言给谢则安的文稿除了他这几年的经验和感悟之外,还有接下来的不少部署。谢则安已经抽空看了不少,若是真能按照姚鼎言的设想去推进,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一种飞跃式的跨越。

  问题就在于,理想与现实往往不会一致。

  听到姚鼎言的话,谢则安微微一震,认认真真朝姚鼎言行了一礼:“先生这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古来少有,学生自愧不如。”

  姚鼎言知道谢则安这话是由衷而发,心里感动。他的很多想法无人能理解,这个滑头得很的学生却像完全能领会一样,总能与他聊得忘我。若非想谢则安能走得更远,他定然不会在这节骨眼上放谢则安离开。

  姚鼎言说:“去吧,去底下看看,有些事看得多了你会更明白。”

  谢则安说:“先生的教诲我会牢记于心。”

  谢则安离开姚府时碰上了刚回家的姚清泽。

  姚清泽先是一顿,然后脸上又挂上了笑容:“三郎来了?”

  谢则安点点头喊:“姚兄。”

  姚清泽问:“三郎你会留京吧?你与陛下感qíng极好,陛下定然舍不得你外放。”

  谢则安说:“不,我得到底下去历练历练。”

  姚清泽微讶:“去哪里?”

  谢则安说:“去凉州。”凉州正是端王封地,晏宁公主与端王亲近,赵崇昭选这个地方正是为了让晏宁公主多与端王见面。

  姚清泽不明就里,闻言更为讶异。凉州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没什么好的物产,更没什么乐子可言,比之南边那些流放之地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开口为谢则安抱不平:“难道三郎你与陛下吵架了?”

  谢则安淡笑说:“怎么会?”

  姚清泽知道去贫穷落后的地方更容易出政绩,但有几个人真的愿意去?真被分下去还不是怨天怨地。他只当谢则安是在他面前掩藏不满,与谢则安分别后入内去找姚鼎言。

  姚清泽心里有点幸灾乐祸,脸上难免露了点儿。姚鼎言见他如此,问道:“回来时碰上三郎了?”

  姚清泽说:“见着了。”他问道,“三郎要去凉州的事可是真的?”

  姚鼎言一听就知道姚清泽那一点暗喜是为了什么,他本想训斥两句,最终还是忍住了。他不冷不淡地说:“这种事三郎还会骗你不成?”

  姚清泽察觉姚鼎言的不悦,乖乖住口没敢再问。

  又过了两日,谢则安已经收拾停妥,准备出发。

  与谢则安同行的还有阎三弄,阎三弄来京赶考本就是为了回家乡那边当官儿,吏部考核时把回乡的想法表达得很清楚。李绅入了翰林院,见他们都要走,心中不舍,一直送到留客廊。

  相比形单影只的阎三弄,来给谢则安送行的人非常多,留客廊里站了一整片。当然,也有些人和姚清泽一样认为谢则安是被“发放”到凉州的,没有出城送谢则安。

  眼看时候不早,谢则安翻身上马与众人挥别。

  晏宁公主要一起走,大大小小的行李箱和训练有素的仆从组成了长长的车队,缓缓西行。出了十里之外,送行的人都不见了,一行人在差役的引领下前往偏远的凉州。

  谢则安正专心骑马,忽听一阵马蹄声从山径传来。

  谢则安抬头望去,只见一人快马疾驰而下,朝他们赶了过来。

  谢则安连忙让车队避让,自己也勒马看向来人。

  来人拉住缰绳,两匹马相距不到一米,相互喷出阵阵热气,老友叙旧般轻甩着马尾。

  谢则安微顿,先开口喊:“陛下。”

  赵崇昭看着六年来从未远离过自己的谢则安,心中的不舍翻江倒海。他昨晚已经去和妹妹道过别了,也与谢则安打了个照面,本来不准备来送,但是看着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想到那时针每走一小步谢则安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远,赵崇昭心如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