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驸马爷_作者:春溪笛晓(374)

2017-08-24 春溪笛晓

  徐君诚说:“三郎你不声不响又给我们扔了个了不得的东西啊。”

  谢则安脸上带着点小羞涩:“哪里哪里,好东西啊本天成,妙手呢偶得之……”

  姚鼎言一拍他脑袋:“不要用谦虚的语气说这种话没脸没皮的话,听着太欠揍。”

  谢则安顿时一点都不害臊了:“反正先生你们把它们带回去看看,有什么错处给我指正一下!”

  姚鼎言和徐君诚都答应下来,眼看时间不早,都不再多留。

  谢则安亲自送他们出门。

  一回来,杜清和杜醒还在书房等着他。

  谢则安问:“杜先生,你们觉得姚先生他们怎么样?”

  杜醒说:“一个太温一个太火,都很难成事。”

  谢则安皱起眉头。

  杜清说:“他们脾气相冲,迟早闹得更僵。像姚鼎言,看着前面新法施行得好的部分眉头都舒展开,到中后两部分,眉头则越皱越紧。而且皱眉之余明明带着不认同,你开的‘试验田’,对他来说恐怕没有任何意义。”

  谢则安叹了口气:“真的会这样?”

  杜醒说:“莫忘了姚鼎言最有名的一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你的话,也在‘人言’之内,很难动摇他的想法。”

  谢则安说:“但愿杜先生你们说错了。”

  杜清和杜醒齐齐瞪了谢则安一眼,摇头说:“你自己其实也是这么觉得的吧?要不然也不会急着把底牌翻出来。你的底牌,其实还没成气候。”

  谢则安顿了顿,扫平了刚才在谈话间成形的沙盘。

  谢则安正要与杜清、杜醒再说说话,却见戴石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说道:“官人,陛下命蔡阳和沈敬卿负责督建新的避暑行宫,他们正联系盐商要求他们‘凑钱’。盐商背后站着不少朝廷官员,这事儿已经传开了!”

  谢则安眉头直跳,说道:“真的?”

  戴石说:“已经从很多方面确认过。”

  杜清客观评价:“这位爷终于gān了次大家都认为他迟早会gān的事。”

  谢则安:“……”

  第153章

  谢则安入宫见赵崇昭。

  赵崇昭却不在,张大德也不在。恰好碰上谢则安相熟的内侍在当值,对方小心翼翼地对谢则安说:“三郎,陛下好像和姚学士出去了。”

  谢则安眉头跳了跳,看了眼明媚的天色,平静地说:“我知道了。”他吩咐内侍,“陛下回来也不要提我来过,我晚上再过来。”

  内侍点头,有点担心地看着谢则安:“陛下只是图个新鲜罢了,姚学士哪里比得过三郎你啊,三郎你和陛下可是打小就认识的。”

  这话说得古怪,谢则安听了莞尔一笑:“姚学士恐怕也不新鲜了,陛下都与他认识好几年了。”

  内侍一滞,呐呐地说:“这不是三郎你这几年不在京城嘛。”

  谢则安“嗯”地一声,并未多言,又去了太常寺那边忙活。太常寺平时没什么事儿,谢则安走了一圈,转道去找“顶头上司”徐延年。徐延年正在评阅底下送来的奏报,见了谢则安,徐延年说:“来得正好,有件事你要注意一下。”

  谢则安讶异:“什么事?”

  徐延年说:“和太常寺有关的,太常寺那边养着个老道和老僧,这两家伙德高望重,当初乱得再厉害都没波及到他们身上,自个儿占了个尼姑庵呆着。”

  谢则安脸色古怪:“老道?老僧?尼姑庵?”

  徐延年说:“对,你没听错,他们住在一尼姑庵里。”饶是徐延年脾气再好,还是忍不住骂,“两个老不羞!”

  谢则安:“……”

  徐延年说:“你那个报纸,他们看着挺感兴趣,所以想搞个‘太常报’。”

  谢则安:“……太常报?”

  太常寺是管宗庙祭祀的,再往大里说,其实它算是“国家宗教局”,这太常报的内容难道是“壮阳丹药只要998”“阳明山又一道友飞升成功”“万人齐聚少林寺,俗家弟子集训盛况空前”……

  徐延年说:“反正你跟进一下,别让他们闹出火来。”他给谢则安写了个地址,“就是这尼姑庵,你去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