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驸马爷_作者:春溪笛晓(464)

2017-08-24 春溪笛晓

  谢则安咬牙说:“你该起来了。”

  赵崇昭不要脸地耍赖:“不起。”知道谢则安只喜欢自己一个人,赵崇昭把得寸进尺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三郎,我想亲你。”

  谢则安:“……”

  赵崇昭一亲,自然又是星火燎原,撩得两个人都烧了起来。赵崇昭以前都不敢放肆,怕谢则安生气、怕谢则安不理自己,这次他胆子壮了,来来回回地把谢则安啃了个够本。

  最后谢则安累得睁不开眼,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赵崇昭将谢则安抱去清理身体,回到chuáng上后也不穿衣服,两个人光溜溜地并躺在chuáng上睡觉。谢则安睡得很沉,赵崇昭却睡不着。他抱着谢则安,心里比任何时候都要踏实。看着谢则安脸上的疲惫,赵崇昭有点自责。

  他忍不住轻轻亲了口谢则安的眉头。

  谢则安喜欢他,谢则安只喜欢他。

  光是想到这一点,赵崇昭就恨不得一直跟谢则安绑在一起,一步都不离开。

  正事还是要做的。

  谢则安第二天严厉拒绝赵崇昭的“需求”。两个人把话说开了,做起事来便没了许多顾忌,面对越来越无赖的赵崇昭,谢则安预感到自己未来十分坎坷——必须从眼前抓起,狠狠掐死赵崇昭纵yù的念头!开玩笑,他刚给赵崇昭念了“从此君王不早朝”这诗儿,真要应验在自己身上那可就罪过了。

  谢则安认真地和赵崇昭约法三章。

  见谢则安绷着脸,赵崇昭只能乖乖答应。

  谢则安很快忙碌起来。他在准备他当初提议的一件事:体检。

  太医院人手还是够的。这年头没有理化检测,对很多疾病的监测只能靠太医的经验。谢则安已经让他们做了两年调查,大致摸清每个年龄段需要排查的重大疾病,务求坐到每个人高高兴兴来上朝,平平安安回家去。尤其是对高血压的、容易中风的老一辈官员,他们平时要好好尊重,要不然……咳咳。

  这是件好事,做起来不困难。

  简单的听诊器、体重仪、身高测量器、视力测量图等等,都已经在太医院推广,杨老离京前已经给大伙做过一次培训,心跳血压之类的常规检查基本难不倒他们。

  谢则安组织太医院提前给朝臣颁发“体检表”,并表示家中如果有年过五旬的老人可以带两张体检表回去,带上他们一起过来检查。

  体检当天,一大批小白鼠……啊不,官员涌向太医院。

  第一个参加“体检”的是赵崇昭。他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一通检查下来自然什么事都没有。

  赵崇昭只当是在玩儿,他检查完心跳血压后跳下chuáng,蛮横地抢过太医脖子上挂着的听诊器,笑眯眯地朝谢则安招手:“三郎,来,我给你检查。”

  谢则安:“……”

  老天啊,来个雷劈死这家伙吧。

  拜托哪您!

  第194章

  赵崇昭这话说得相当理直气壮。

  而他理直气壮的理由隔壁已经吼出来:“什么?打开衣服?有rǔ斯文!不gān!”不用说,这肯定是文官在拒绝听诊器。

  谢则安:“……”

  中医的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意思是看几眼、闻几下、问几句,然后再摸摸脉搏,以此为依据断定是什么病!

  这样科学吗?对于经验老道的大夫来说,这是科学的。他们经验足,能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问题在于很多大夫并没有这样的经验,甚至不少“一方走天下”的庸医——只会用一个药方,治什么病都开它。

  这种qíng况下,更规范更有效的诊断方式就有着不小的助益。

  这正是谢则安想借“体检”推广开的东西。谢则安的想法向来不高大也不深远,他希望做的是“润物细无声”。换个龌龊点的说法,那就是“闷声发大财”。

  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谢则安就着意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等每个人都有需求的方向入手,悄无声息地在大部分人心里烙下“跟着谢三郎走有ròu吃”“谢三郎出品品质保证”这一类印象。

  这存在感刷得很巧妙,以至于到了后面,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cháo流的风向标。

  比如相貌,搁十年前,长他这样的肯定不是最英俊的,搁现在,到外头问一句“京城最俊的人是谁呀”,十个有八个会答“谢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