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医路扬名_作者:春溪笛晓(613)

  李见坤看着徐观鹤:“你要我说什么?要我说我很感动吗?算了吧,早过了那种年纪,现在我跟huáng震军之间早就没有半点qíng分可言。”

  徐观鹤哪会不了解李见坤的脾气,这人年轻时看起来就像是个什么都好商量的人,但那时候就已经拧得很!以前huáng震军就常常跟他感叹:“我这么死皮赖脸地缠着,就算是石头都应该捂暖了,怎么这家伙还是跟一开始没什么两样?”

  到后来李见坤跟huáng震军翻脸,huáng震军将李见坤bī得很死,几乎阻断了李见坤跟所有人往来的机会,偏偏李见坤就是不肯服软。jiāo不上朋友他也不在乎,反倒顺水推舟地养成了如今这古怪脾气,逢人就刺上几句——生怕得罪的人不够多。

  如果李见坤肯放软态度——哪怕只说一句软话,huáng震军再怎么都不会变成像现在这种模样。

  当然,李见坤也并没有错。

  这人活了快六十岁,却并没有像他们这样被世事染得太黑,他有着理想化的思想和观念,huáng震军永远都无法取得他的认同。

  年轻时徐观鹤是huáng震军的拥趸,凡事唯huáng震军马首是瞻,确实有过觉得李见坤“不识抬举”的想法。可随着岁月流逝,李见坤和huáng震军各自的坚持都让徐观鹤感到心惊,原来李见坤不是假清高地说说而已,而是真的不打算再回头;原来huáng震军也不是一时气怒想报复,而是真的不肯放手。

  要不是前段时间醉酒后huáng震军意外说出了上次军事改革彻底停滞的真正原因,徐观鹤永远都猜不出huáng震军是真的把李见坤这人放在心尖上。

  以前对李见坤,言语奚落他没少做过、落井下石他也不甘落后,偏偏这时候能让huáng震军重新站出来的却只有李见坤。

  这是在太讽刺了。

  徐观鹤都觉得自己该脸红,但他还是来了,还是开口恳求李见坤配合:“我并不是要你做什么,我只是希望他如果来找你,你能见他一面,并表达你希望他进行第二次军改的期望。”

  李见坤闭起眼:“军事改革搞不搞,跟我有什么关系?”

  徐观鹤说:“我就不信你看不出你外甥、你连襟那些人为什么要到奉泰来,奉泰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奉泰这边即将开始的变革是势在必行的,任何阻拦都是螳臂当车!如果震军硬扛着,不过是拖延了奉泰的发展,对谁都没好处!”他说出最能说服李见坤的理由,“你妹妹唯一的儿子就在这边发展,你难道就不想他接下来的路走得更顺利一点?”

  李见坤说:“不愧是huáng震军的军师,好口才。”

  徐观鹤说:“你答应了吗?”

  李见坤说:“好,我答应你,他来我就见。但是见面后会发生什么事,我没法保证。”

  事实证明这么多年来李见坤跟huáng震军每一次重逢,最终结果都是闹得不欢而散。

  李见坤怎么都不觉得自己跟huáng震军见了一面就能改变huáng震军的想法——要是真有那么容易,当初他们还会闹崩吗?

  李见坤暗笑徐观鹤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天真,目送徐观鹤离开后却站起来打开窗,看向那无垠的夜空。

  往昔的回忆像是cháo水一样纷至沓来,李见坤心头泛冷。

  他们都是亲历了越战的人,在那片几乎变成焦土的土地上感受过战争的可怕、感受过国土被人践踏的屈rǔ和痛苦,那时候huáng震军就对他说:“边境一定要抓好,我回国后哪都不去,就留在奉泰,就守边关!”当时huáng震军还说过很多话,但到最后,只有“留在奉泰”这一件事他实现了,其他都是说说而已。

  早些年huáng震军确实搞过军事改革,声势还挺浩大,再加上他岳家的帮忙,似乎真有那么一点“大改革”的架势。

  可惜那次的军事改革终究还是无疾而终,奉泰始终延续着如今这模样,这么多年来一点变化都没有。

  是什么侵蚀了他们的坚持?

  是什么毁掉了他们的理想?

  为了爱?

  为了恨?

  李见坤猛地合上窗子,回身躺回了chuáng上。

  整个人陷入枕头和chuáng褥里面之后,他抬起头看向漆黑的天花板。

  就当是为了看到外甥和郑驰乐沿着那条路走下去……

  就当是为了看到自己没能完成的事qíng被他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