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姜娘道:“切~世上哪里来那么多的笨人?学就会了。”
姚妮红着脸道:“我……我……根本练不出内功。”
范姜娘大生知己之感:“我也练不出来!还不是照样抽人!来来来,我来教你我娘家祖传的鞭法。有内功了不起啊?”
姚妮:“=囗=!”【忽然对人生充满了信心,这是要闹哪样?】
范姜娘使的鞭子长一丈三,相当地长,折算起来就是四米,一开始挥哪里挥得动呢?范姜娘就先给她用短点的鞭子,然后慢慢加长。她的家传武艺不算十分高明,套路也比较简单,一共三十六式,姚妮都做了笔记。
姚妮这货相当地奇葩,范姜娘从来没遇到过这样奇葩的货。照着学,看一百遍她都学不会,一旦手把手地教,教一遍就会了。面对这么奇葩的儿媳妇,范姜娘也只有:“=囗=!”能让女王这样没辙,姚妮可以自豪了。
范姜娘头回遇到这样的奇葩,也觉得新奇,倒是有耐心教她。教不两天,车收拾好了,她们得上京了。范姜娘道:“慢慢来,一路上够你学会的了。如今江湖有点乱,正好放一两个小贼来给你练练手。”
【婆婆大人,你这种提升儿媳妇武力值的做法真的呆胶布?不被你儿子被家bào吗?】
太后的话就是圣旨,姚妮只得又收拾了行李,跟着上京。就这两天功夫,范姜娘已经相当有行动力地给她折腾出了两套箭袖出来,鞭子也长长短短带了五、六根。这架式,是必要让姚妮学会鞭法了。
范姜柏对些相当赞成:“分筋错骨手也会了、鞭子也学了,就差一点腿上功夫了,学会了,我也能放心一点了。”
这货绝bī是太后亲生的!
与来路不同,姚妮虽然带着车,却不能坐,每天就被扔到马上学骑马。用范姜娘的话说就是:“甭管用不用得着,还是学些好。”由于姚妮在船上扎了许久的马步,骑马倒是省了不少力。范姜娘还笑称:“骑马倒是学得快,想是教的人不同。”这般打趣,倒似姚妮真是她娘家侄女了。
带了个初学骑马的货,行得比带着个乘车的更慢。这就不赶时间了,于范姜家母子而言,虽然没有找到亲家略遗憾,然而江湖人,尤其是范姜娘这样的脾气,儿媳妇在眼前更实惠些。一路上慢慢的让姚妮有点自保能力,范姜娘也放心他俩在外面多鬼混些日子。范姜柏这踏入江湖,实在没沾多少事儿,还是要锻炼锻炼的。
就这么行行走走,好有一个月,姚妮的鞭法学得全了,只剩刷熟练度了,马术也练得不错。骑马跟开车似的,路宽人少车少的地方对初学者有利,官道就是这样奇葩的存在。这时他们的路才走了四分之一。
这一日,范姜娘正撺掇着姚妮跑得更快一点,忽然听到了前面有哭喊声,不由面面相觑。黑四叔一勒马:“我去探探。”
第77章拣个萝莉来养成
76楼:【真是风水轮流转,前年这个时候,楼主自己都居无定所,户口也没一个,跟着个黑社会份子一路前进,四顾茫然,前途无亮……简直是死一次重新投胎的节奏。没想到现在楼主有房有车有汉子,不但有了户口还成了国家公务员,路上竟然还能拣个人。#世道变了#To be continued……】
——
姚妮回程过得挺不错,有范姜柏这个例子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范姜娘有个亲闺女,也不可能比她好到哪里去。范姜娘以二、三流的武功背景,能抢范姜爹这样长眉老人的后人(虽然隐居、家业未败),可见其另有长处。比如为人处事,胆虽大,心却细,安排得也周到。现在就让姚妮改口,叫她“姑妈”。
这个称呼对于姚妮来说并不难开口,骑在马背上,看黑四叔策马上前探路,姚妮就问范姜娘:“姑妈,前面不会有大事吧?”虽然范姜柏也很可靠,哪怕姚妮这样的货,也能看得出来范姜柏的武功更高,以往这一、二年姚妮也多蒙范姜柏照顾。然而一见范姜娘,姚妮就主动自觉地认为女王陛下更靠谱。没办法,范姜柏啃猪蹄的形象真是太深入人心了,想忘都不行。与之相对的,范姜娘在她心里就是个抡鞭子的女王。谁更可靠,一目了然。
范姜娘不以为意地道:“估计又是些个打打杀杀,终归与咱们没关系。咱这一路走的是官道,我记着前头不远就有个驿站。”
姚妮秒懂,安全区近在咫尺,她身上还有六扇门腰牌这个大杀器,她们这一行人是安全的。至于江湖中人的打打杀杀,那真是家常便饭,顶好少管——江湖恩怨有时候比家务事还麻烦。范姜柏十分嫉妒地看着他老娘和他老婆相谈甚欢,冷冷地cha嘴道:“尤其最近又有了天一宫得了秘宝的传闻,打杀还能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