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阿嬷笑道:“俺们家都是俺说了算,你不用cao心钱的事儿啊!”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吗,上赶着借俺们钱让俺们发财呢,俺还能不懂你么,就是好心肠惯了的。”
两个老哥儿唠了半天,合计的差不多了,周阿嬷才下地要走。“俺得回去给他们预备吃食呢,俺家吃三顿饭吃惯了的,怕他们小的饿呢。俺这该说的都说了,到时候你家里再合计合计,这么大的事儿呢,也别着忙做决定。那俺就走了啊!”
王阿嬷忙下地送他,又从仓房里拿了些gān蘑菇和自家晒的gān白菜gān豆角,“不是啥金贵玩意儿,知道你家宝儿爱吃蘑菇,带回去给他炖jī吃。那白菜豆角都是俺家自己晒的,剩了不老少呢,俺记着涛子小时候挺乐意蘸酱吃的,你给拿回去焯了蘸酱吃。”
周阿嬷也知道他这是感激自己家呢,虽然拿的东西不是啥贵重东西,到底是一片心意,他也不推辞,笑着道:“俺就晒不好这玩意儿,涛子还老说呢,就他王阿嬷晒的菜gān好吃。”
王阿嬷听着这话也高兴,“都不是啥金贵玩意,咱们农村别的没有,这点儿菜gān还是尽够的。啥时候涛子想吃了,你就跟俺说,俺再给他晒。”
“那感qíng好!”周阿嬷被王阿嬷送出了门,又jiāo代了他两句别往外说啥的,才往家里去了。
当天中午,齐家的饭桌上就多了一样焯的菜gān,周阿嬷又给炸的酱,菜gān蘸酱,野菜蘸酱,高粱米粥,家里人个顶个吃的撑了,蘸酱菜总是特别容易下饭。
王阿嬷那边答复得很快,大柱是个认gān的,大柱家的没啥主意,但是却看得明白,知道他们家阿嬷一向都是有些远见的,所以都听阿嬷的。
王阿嬷带着大柱上了山,之前徐寄白就跟他们说了,他们不算是雇佣关系,就是个合作的关系。徐寄白他们提供技术,王家种出来的菜,要全部jiāo由徐寄白这边负责销售,到时候抽十之一的成。
实际上这么算还是王家占了便宜的,毕竟若是让他们自己卖的话,渠道就是个问题,而且也未必能压得住常年做买卖的酒楼或者是大户人家常出来采买的管事。
这是齐宝的想法,毕竟这个暖棚要是做成了,必然有其他人要来做的,到时候他们不是独一份了。所以齐宝打算直接将这个技术jiāo给朝廷,然后收朝廷一大笔钱,朝廷可以将这项技术再转卖给商家,又能够收回一笔钱。
等到这技术扩散开去,到时候冬天可就不愁吃不上蔬菜。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有些难度的,齐宝的打算,是将暖棚在大柳树村扩展开来。毕竟这里是他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感qíng自然是极好的,他也不介意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什么的,虽然这里的人根本不知道啥叫小康社会。
王家是从周家借的钱,周阿嬷不要他写借据的,但是王阿嬷一定要写,“俺们从你这拿这么些钱,知道你信得着俺们,不怕俺们赖账。就因为你这样,俺们才不能白拿呢,咱们村里借钱一向都是三分利的,俺们就按三分利跟你借,不能让你亏了不是。”
周阿嬷故作生气的样子,“可见你把俺当外人了,咱俩这些年的感qíng,你该真敢提给俺们利的事儿。那你实在要给,咋不跟城里似的,直接给俺十分利呢!可见你也是个小气的!”
听了周阿嬷这话,大柱立刻有些局促起来,他就是个一老本实的庄稼汉子,哪里分得出是开玩笑还是认真说呢。
“看你把俺们孩子吓的!”王阿嬷也跟着道,“俺们就给你三分利了,爱要不要,反正俺们字据都立好了!”就是怕周阿嬷不要利钱,王家阿嬷特意跑村里的先生张秀才那儿花了两个铜板写了借条的。
周阿嬷被他逗笑了,“这还把字条先写完了,俺瞅瞅,这家伙,连手印都按上了,你也不怕俺不给你钱,反从你要钱!”打借条的规矩,要借条打好后,有中间人在场,然后银钱jiāo收了,双方才按手印的。
否则,要是一方没给钱却赖账,或者一方收了钱却不按手印了,那可就说不清了。
“别的不说,就这事儿,俺还信不着你么!”王家阿嬷丝毫没担心富哦这事儿,他对周阿嬷可是很放心的,老哥俩几十年的jiāoqíng可不掺假!
“行行行,”周阿嬷笑道,“那俺就收着,暂时就按三分利算。那咱们也说好了啊,要是真赔了,俺是连本钱都不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