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时,我和他站在高处向下俯瞰。望着眼前的玉树琼枝,银色世界。我不禁朗身吟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yù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聿华高赞一声:“好一句‘yù与天公试比高’”远远眺望着这江山一片,眼中尽是豪qíng万丈。
我怔怔地看着他。心想这眼前之人又何尝不是一个放眼四海、逐鹿天下的不可多得的风流人物。看他那股全身透出的傲然霸气,我轻叹,这江山他恐怕是早就存心要定了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视弯弓she大雕。具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念罢,我对聿华说:
“秦始皇残忍nüè杀、汉武帝穷兵黩武。又岂只是文采略输!聿华,若一日你为帝可否会和他们二人一样?”
“这二人都是什么人?”
“秦始皇乃是尽灭诸侯,一统中原的千古一帝。却残忍好杀,他消金熔兵、以弱天下。后却终是一夫作难七庙齐堕,落得身死人手。汉武帝本算得汉朝中兴之君,却生xing好武,好大喜功,一生在位频频征战,只为树立自己的十大武功。却全不顾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不会,” 他把视线投向远方,眼中洋溢着火热的自信,“若我为帝,我会让我的国家足够qiáng盛、让我的百姓都富裕安宁。”
我一笑。知道他是那种说到就一定会做到的人。
是日,我和聿华玩得尽兴而归。
途中,见一年弱的太监拿着重重的木桶在井边汲水。雪已是从昨夜开始就下了,积到今日此时,已有一尺来厚。且水已结上薄冰。取水实是困难。且那小太监体弱无力,几次摔倒。我看得极是不忍,便走上前去,替他将水提了上来。他千恩万谢而去。我叹了一声,十二三岁,在现代,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任xing娇纵不知生活艰辛为何物的好年龄。可这小太监刚才却为一桶水对我感恩不尽。身为太监,已够悲哀,却还要于小小年纪为生计辛苦,为一桶水感恩!
我望着那小小的背影良久。心中有流泪的冲动。
聿华对我说:“你不用为他可怜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是你的能力所能改变的。况且你又怎知他心中没有属于自己的平静幸福?没有属于他自己的安谧?对于你来说,刚才只是替他取了桶水,而在他,却是莫大的恩惠。他取到水回去可以不用挨主人骂了甚至挨打了。这就是他的幸福安宁。看他神qíng就知他是认为今天是多么幸运的了。”
聿华一席话让我心中大震。不错,我怜得了刚才那小太监,可又怜得了全天下如此般之人?只是徒惹伤悲罢了。不能改变,却又做出无济于事的虚伪怜悯,这样的我岂非可笑!
回到居所,我要聿华稍等,思索了片刻便提笔在纸上画下一物,让他叫人拿到铸铁铺里照样熔铸一个。聿华拿着纸看了看,yù问是何物。我说到时此物做好后自然就会知道了。
我不能改变全天下之人的命运,但我却会尽我之能去改变身边周围那些我所能改变的,即使这改变微不足道。
千秋月 第九章
第二日,聿华就把照我所画之物造出的东西拿来了。我大体检查了一下,发现与心中所想没有什么误差,便对聿华说:“这个就叫它井罐好了。有了它,以后就不用辛苦地将水桶从井里提上放下了。”
其实我也不确定手里这东西究竟叫什么名字。只是外出旅游时偶然一次机会看到,觉得有趣,便试了试,觉得在山间这样取水也很方便省力。
我叫聿华去准备一些必须的东西。不一会,井边已放了一堆物品。木桩、铁钻、铁丝、铁锹、皮制的长管……我吩咐众人先在井旁顺着井口往下钻,一直钻到井底。
然后将略小于dòng口质地颇硬的皮制长管缓缓放入,直至井底水源之处。一切做好确认无误后,我再命令众人将长管埋住,留一截在外面。最后我吩咐将那井用沙土埋平。听我这么一说,众人皆是一愣。望向聿华。聿华摆摆手说照做。
聿华见填得太慢,便又多叫了些人来。人多势众,过不了多久已填平至井口。让人在我指定的地点将木桩埋定,留出一段我认为合适的高度。我拿着井罐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