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公主跑偏记_作者:苏棱(114)

  姜如思也不再和她说话,拿过她手中的芙蓉糕,走到尹素染身旁,温柔道:“你不是想吃吗?给你,快吃吧!”

  尹素染看着檐下愣愣站在原地的南晴方,连眼都未抬,慵懒的出口道:“凉了便不好吃了,我此刻又不想吃了,我们去下盘棋如何?”

  姜如思点头对晴方道:“快去换衣服吧,若是病了怪麻烦的。”

  说罢二人便相携着进到了书房去。

  天地间又只剩了南晴方一人。

  回望来时的路,雨水已将她那带着泥土的脚印冲刷的不见踪影。

  就像是他一样,早不是原来她所想的那般模样。

  来时的路,早没了印记。

  回不去,也无法再向前走。

  作者有话要说:

  四级终于完了,去年我的翻译是主题是huáng色,今年我的题目是huáng河,期待十二月的huáng…

  第67章 未可知

  雍王府上,望叶轩中,四面环水的水轩之中布置陈设极为简单,正中央摆着一张古琴,铜制博山炉中染着苏合香香炉之上青烟袅袅。

  正所谓,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袅袅香烟后,蒋林的面容有些隐隐绰绰看不清,十几岁的少年身着青色暗纹华服,坐在琴几之后,古琴在他手下滑出流畅悠远的声音来。

  清脆的掌声从门口处传来,蒋林未停,只听得来人说到:“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若说子期伯牙高山流水,你我便是此一曲凤求凰,本王也颇喜此曲。”

  赵承雍对蒋林十分器重,此人年纪虽小,但行事为人却极是老成,心计颇深。

  蒋林开口道:“殿下此言差矣,林虽向往子期伯牙,却独独崇敬周公。”

  赵承雍会心一笑,走到一旁坐下,与蒋林说到:“东夏向我大燕求亲,我听闻代王已做出了允诺,将净玉明华二位公主嫁与东夏,两国结永世之好。可本王觉得此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单从边境上出兵之qíng况来看,东夏之心便已露无疑。”

  蒋林不再弹琴,只是用手在琴上胡乱抚着,闻赵承雍言,轻笑一声,继而说到:“代王殿下与平王殿下也算是亲厚,可这世道,呵呵~”

  这世道,熟人都不如陌生人,代王要出手的往往不是潜在的敌人,而是身边清晰可见的熟人。赵承衍与皇帝的关系不甚好,后宫之中若非两个公主在,皇帝还能想起先皇后来,赵承衍的xing子又一惯慡直刚烈,若是再有旁人推波助澜,他都不知要死几百回了。

  赵承雍自然知晓蒋林的意思,心下亦是有些怅然,心中闪过赵净玉的面容,便又说到:“本王不想让代王得逞,不知壑丛有何办法?”

  蒋林拨弄着琴下坠着的流苏,摇头道:“若此事成,对殿下也是件好事。即使东夏有诈,那么代王便不足为惧,若二位公主嫁成了,那么平王也便不再是对手。殿下何乐而不为呢?”

  蒋林在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猜测,眼前这位雍王并非皇贵妃的亲子,在皇贵妃生了十二皇子后便使了宠,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莫非在这其中那位高高在上的公主和他有些什么勾连?他也只是点到为止的猜测,依赵承雍的能力与野心以及当前之大势来看,他不应被此些细枝末节所牵绊。

  赵承雍思忖片刻,便说到:“宫中人qíng淡薄,净玉虽跋扈无礼却也是真心待我之人,我又怎能忍心看她远嫁蛮族,忍能看她处于生死都未可知之境地?”

  蒋林觉得好笑,怎么上一世他就没发现赵承雍还是个多qíng之人呢?他的手段向来隐秘毒辣,踏上帝位的脚下不知染了多少鲜血。

  蒋林心中早有乾坤,便开口道:“此事也不难,殿下只要让陛下知晓代王与东夏láng子野心便可。”

  皇帝多疑,这一点历朝历代都不会变。

  赵承雍皱眉道:“本王不是没有想到此法,只不过父皇也会怀疑本王的动机,父皇向来不喜兄弟间不和倾轧之事。”

  蒋林觉得赵承衍有些关心则乱,于是便笑着说到:“殿下只管让几位闲不住的御史大人知晓,言官总要有话可言才是,据林所知,御史大夫郑爵郑大人早朝后总会去城南的聚贤楼喝茶、谏议大夫桂清村初一十五总往城中相国寺而去、正言司谏二位大人的府邸都在华容巷。”

  赵承雍连连点头,当下便命人去办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