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妻多夫制_作者:二十九楼(10)

  王宝拿过请柬略一翻看,都是江洲有些名望地位之人,其中就有他的弟弟江洲知府王玉,一边的顾夫人也看到了微微一笑。

  "顾夫人,和你初次见面没有带什么礼物来,今日看你似乎对我身上这件衣裙很感兴趣,不如这样,三日后酒宴上我送顾夫人几匹别致的布料作为答谢王老板为我分送请柬之礼。"

  那顾夫人今年早在京都就打听清楚了,她生得高挑纤细,素来喜爱纱料缎布做漂亮的衣裙。

  果然顾夫人一听说有别致的布料十分高兴,对着锦娘十分亲热,"小姐还不知吧,其实王宝是我的大丈夫,我的三丈夫就是江洲知府王玉,也是王宝的娘家弟弟。"

  一个妻子的几个丈夫间成为兄弟,娘家弟弟的意思就是说是同母所生。

  其实锦娘早知道望江楼和江州知府的关系,这会儿见顾夫人说出来故意装着惊讶的样子,"真的,他们既是娘家兄弟又是兄弟那不是亲上加亲了,顾夫人真是好福气啊?"

  说得顾夫人和王宝喜笑颜开。

  三日后的望江楼热闹非凡,楼前满满都贴满了悼念老陈国公夫人的悼词,歌功颂德得,人来人往。

  锦娘特意请来专业的悼念队伍和敲锣打鼓的竖着陈国公夫人的灵位在江洲城游行绕道的,现在整个江洲上至江洲知府下至走车贩卒没有人不知道锦娘是陈国公府小姐的事了。

  望江楼二楼此刻正是江洲名流聚集一堂,锦娘一来就送上一匹水清色的栖霞纱和一匹天蓝色的倭缎,都是顾夫人喜爱的冷色调,把她高兴坏了,非要跟着锦娘站在楼口处一一迎接,锦娘正巴不得呢,有江洲知府夫人亲自陪同迎客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酒过三巡的时候,锦娘基本上都和他们熟了,美丽的少女走到哪里都是吃香的,特别是江州知府王玉对她更是十分和善,本就是个大方的男人,更何况妻子和兄弟都对锦娘赞不绝口的。

  锦娘站到高台上举杯一顿,下面都看着她,她轻轻嗓子微笑着说到,"这一杯我替我母亲陈国公夫人敬大家!"

  一饮而尽后,李三又递上一杯,"这一杯我敬咱们江州知府王大人,在京中我就听闻江洲治理得井井有条,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这都是王大人的功劳。"

  那王大人和几个手下听了这话明显十分受用,心中亦是大赞不愧是高门小姐,未成年就能如此头头是道。

  举起最后一杯说到,"我刚入江洲时听说王大人有意要修路,将城里的青石路一直铺往西郊,这时个大好事,母亲在世就总说人不能忘本,我初回老家也没什么作为,今日就在这里就奉上一千两为王大人此利民之举添砖加瓦。"

  说着就拿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恭敬递给王玉。

  大家本来就对锦娘十分热qíng,现在更是觉得这个少女是个人物,王大人这次更是面子十足,心中对锦娘已是十分地看好。

  锦娘看着众人,心下窃喜,江州知府这条道算是铺平了,接下来她在江洲立足就要容易多了,只是她那便宜老娘不知道在地下有没有被她气死。

  ☆、5责任田承包制

  第五章责任田承包制

  现在江洲城提起西郊陈国公府小姐那个个绝对是赞不绝口,孝心,爱心,热心------

  锦娘借机又一一拜访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送了些京中的时兴玩意,算是初步踏入了江洲名流圈了。

  这几日终于闲了下来,她寻思着搞点改革什么的,前几天一下子花了一千多两银子风头出尽了但心里还是很心疼的,不想办法提高庄子里的收益可不行啊。

  她在李三的陪同下这几天都在庄子里转悠,对着那些gān活的人她还时不时地问点什么,几天下来,锦娘算是对这个庄子有了一些了解了。这个庄子还是以种稻米为主,大概有二十多亩的良田,十亩的旱地,还有一个池塘和一块山脚下的菜地。房子都统一建在山坡上,在路的尽头,一个二进的院子,不算大但也不小,前面是仓库和大堂,后面是几间厢房,王叔先前回来还专门维修了下,毕竟锦娘和他们最少要在这个院子里住上一年半载的。中间院子两边的就是一整排小平房,都是庄子里下人住的。

  吃着庄子里种的稻米,摘上来的新鲜蔬菜,锦娘这些天觉得浑身都舒服了,让王叔吩咐下去今晚召集庄子上所有人开会,戌时准时到,不到的直接乱棍打死。

  在天朝主人家打死签了卖身契的下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qíng,算不上违法,但签了卖身契的若是女子就不能打死了,只能转手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