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妻多夫制_作者:二十九楼(110)

  锦娘粲然一笑!

  忽然身后打闹声传来,她的几个丈夫和李七跟上来了,一下子chūn意更昂然了,两人顿时都有了种人间繁华的感觉。

  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京中的变故传到了江洲,有说大皇女带领的武将qiáng行夺宫,bī死了小皇女,也有说小皇女争不过大皇女已经放弃了皇位,总之传言似乎都是大皇女占了优势的。

  锦娘便开始日日夜夜提心吊胆,终于还是问到了荣石跟前,"公子,要是真的是大皇女当权,硬bī着你进宫怎么办?"

  "她若是真成了新的女皇还有守孝期两年呢,两年之内为着圣名也不会纳后宫的,即便她真来qiáng的,我自有办法应对!"

  "什么办法?"

  女皇想要到手的男人还能有什么办法?难道她不会先订亲,到时候谁敢娶一个与皇家订过亲的男人,难道是他已经和洛夫人------

  锦娘恍恍惚惚地想着,忽然觉得有些胸闷得很。

  "进后宫的男子必须是有守宫砂!"荣石淡淡地说到。

  锦娘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他窄腰紧腹之上,仿若隔着白衣外衫将他看透似的。

  荣石看到她径直的目光面上微微有些尴尬之色。

  "你是说你要破身?"

  她心中叫嚣着,"破吧,那个人选能是我吗?"

  可她不敢也不能说出口!

  只那样直愣愣地看着他,直看得荣石连咳数声她才晃过神儿来。

  四月中下旬的时候,确切的消息传来,大皇女继位,小皇女带着南方文臣南下,双方南北对峙,划江而立。

  也就是说天朝分崩为南北两个国家了,而江洲属于南方最北端属于小皇女的势力范围,而一江之隔的怀州成了大皇女的地盘,属于北方最南端。

  辽辽一江之隔已是两个国家。

  锦娘真不知道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但日子还是那样如水般平静,生活也是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地过着,似乎天朝被一分为二后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锦娘现在轮流和三个丈夫去沈家沟的窑上。

  几个月下来白师傅父子带着那是个老师傅拉泥印坯,做出了许多小件儿的泥坯出来,主要是茶杯,小碟,小勺,酒杯之类的,总共怕是有一千多件。

  但釉料锦娘还是在家中秘密调制好再送到窑上上釉,基本上这些全是素瓷,没有加入颜色。

  锦娘打算把净白的瓷器和带色儿的分开来,有颜色和大件的,作为jīng品,首饰另外开辟出来jiāo给白师傅做,专门设计图案。

  货一多,上釉的工程量就大了。

  不过李三带了个徒弟,就是小泥巴,xing格内向的人十分适合做这项工作,耐得了孤单,静得了心,更何况小泥巴手还巧。

  小泥巴又带出了两个徒弟,是那十个师傅中最年长的两个。

  锦娘打趣到李三这下还成了上釉的祖师爷了。

  不过这样也好,李三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等到五月底六月初,一两千件锦瓷产品全部烧制出来的时候,江洲西郊的锦瓷市集也终于落成了。

  只等着huáng道吉日连着码头和集市一起开张挂匾,招商开业了!

  不想,在开张的第一天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51观音坐莲

  第五十一章观音坐莲

  开张的那天整个江洲城都轰动了,本来这样浩大的工程就是全民关注着,六月十八这天万字头的长鞭从辰时一直响到了正午,大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知府王玉大人受邀出席挂匾仪式。红匾上金字正是他的亲笔提名"荣锦瓷行",集合了荣石和锦娘的名字,看着金匾被高高挂起,"荣"字和"锦"字挨着在阳光下闪烁金光,锦娘望着笑得心底甜蜜。

  八组舞狮对在集市正门处舞得引来阵阵叫好声,最里面就是锦瓷的大铺面,光展示普通素瓷的地儿就有五百多平,旁边还有几个一百来平米的jīng品区,门口二十多个男子,眉清目秀,整身青莲色长衫,一直排开,这是荣石从全国各地珠宝行调集到锦瓷市集的伙计,以后他们专门负责接待商户。

  荣石今日着了件白底红梅的蚕丝锦袍,负手而立,剑眉入鬓,凤眼生华,在身边簇拥的一圈人里,锦娘的眼光一眼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正午来的贵宾直接在王宝的酒楼里吃席,也算是王宝这新酒楼第一顿酒席了,他新酒楼取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叫做望锦楼,算是抬举锦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