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之后,大盛王朝上下闻疫色变,三年过去,想起那把大火,便是再残忍的土匪,也忍不住掩面皱眉。
“敢问王爷,既然要灭疫,为什么不大兵一到,立刻放火屠州,这三天的时间,会让不少人趁隙逃出。”红衣小将问。
“柳、闵、益三州百姓都在万人到数万人间,倘若百姓群情激愤,区区三千名士兵,岂不是成了砧板上的肉骨头?”黑衣小将问。
“禀王爷,三千兵丁无法将整个州团团围住,百姓若想突破封锁逃窜,无法可管。”他没说的是,倘若疫情蔓延,女帝怪罪,他们这些出来办差事的,能不跟着倒霉?
实话说,根本没人想要出这趟皇差,在战场上,砍人头可以集军功,但在灭疫行动中,砍人头不但是做白工,还要担着恶名声,若不是品阶太低,没有足够的背景可以请托,谁乐意?
小希微哂,回答,“诸位小将没听清楚,本王说的是围城不是围州。”
城小、州大,盛明珠一纸命令,穷人住不起内城,只好搬到城郊,于是贫富分立。
小将们点点头,三千人围城确实足够,但……还是不明白,难道疫情只在城内流行?既然如此,为何要预留三日,目的是让富人逃脱吗?
看着众人眼底的疑惑,小希笑道:“这三日,只围不攻,城中贵人自然会想方设法逃出城外,这时就要你们出手了,来一个、抓一个,来两个、抓一双,但是人抓到,不要打杀,只要将他们身上的钱财洗劫一空,就可以放人。”
“合着我们是来抢劫,不是来灭疫的?”黑衣小将大喇喇问。
“没错,易风堂的大夫早已经进驻疫区,疫病控制由他们负责,你们只要负责打劫。”
百姓早已习惯官府的抢劫行径,就算士兵这么做,也不会觉得诧异,相反的,还会彼此安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能活命比什么都重要。
见众人无语,小希又说:“没猜错的话,三日后,会死守家园的内城百姓,大概剩下不到一成。届时,小将和先生们进驻城内,尽快接管官府、设立行政中心,小将们负责维护秩序,先生们负责建立行政法规、治理百姓,文官武官相辅相承,合力治理三州。”
“王爷意思……是接管官府?”红衣小将快要吓死,这是要划地为王?女帝接到消息后,会不会派出十万大军?这次被剿灭的,就是自己了。“不可以啊,当官的,不会这么好说话。”他的辩驳苍白无力。
阿睿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莞尔一笑。“那些当官的,知道朝堂即将派军灭疫,你觉得他们会乖乖留在城里,等着人来烧?我猜,官府衙门恐怕已经十室九空,官员早就逃得不见人影。
“你们不必担心朝廷反应,因为一来,逃走的官员躲都来不及,怎敢跑到女帝跟前说事。第二:待情势稳住,届时一纸奏折往上递,就说疫情为虚,百姓无恙,朝廷只有高兴的分,岂有剿灭之理?”
直到此刻,吕筝才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阿睿想做什么。
他想藉瘟疫一事,闷不吭声的吞掉朝廷三大州,蒋姑娘经营五年,也无法拿下这些州县,他居然……吕筝看着阿睿的目光,带着无法言喻的崇敬。
这会儿大家也回过味儿了,小希审视众人仿佛被蛋黄卡喉的表情,硬咬住下唇,才能把骄傲吞回肚子。
这样就消化不了?还有更狠的在后头呢!
与阿睿相视一眼,小希缓声道:“进城之后,小将们先帮着把各家各户的粮食、财物,集中统合,再让先生们做分配管理,先生们请记住一个大方向,不患寡而患不均,怎么做才能让留在州县里的百姓满意、感激,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先生们对城里留下的空屋,有何打算?”阿睿开口问。
一名曾任过侍郎的女先生出声。“先登记在册,后论功行赏。”届时,他们这些出头的,将会功成名就。她笑盈盈地望向阿睿,人人都说出这趟皇差是倒霉事儿,这会儿倒要让所有人看清楚,是霉事还是好事。
阿睿摇头。“不好,这样一来,城里居住的还是官员,依旧在贫富、身分的差距中,拉出一道线,如今朝堂最为人垢病的,就是把百姓分成两边,让彼此之间产生仇恨,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曾当过户部尚书的许先生扬声道:“论功行赏,可以赏金银财帛,至于空宅,还是先登记在册,然后订出价钱,让百姓竞购。这样一来,官府有钱可以开通道路、缩短城郊差距,可以施行各项利民福利,而平头百姓也可以入住城区,打破贫富问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千寻
邵睿
章云希
青梅竹马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