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一转眼十年光景已过。
郑氏夫妇虽喜欢她,也早已将她视作女儿,却不忍误她青春及婚事,让她下了山。
夏珞瑶本是回家履行婚约的,未料一回到家中才发现妹妹夏珞瑗已代她出嫁,只因宫中来了拣择令,命家中有十五岁以上的闺女都要送进宫。
闺女进宫只有两条路可走,若家世良好、家中有人为官者,便有机会被选为妃嫔,一生富贵荣华;若只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儿,就只能一辈子为奴为婢,幸者尚有出宫机会,不幸者难逃老死宫中的命运。
夏珞瑗正值十六,父母担心她进宫为婢,于是紧急让她代嫁给姊姊的未婚夫李子敬。
夏珞瑶得知此事,并未心生怨恨,反倒安慰向她痛哭赔罪的父母,并决定进宫为婢。
她幼时便被卖身为婢,早已看透许多事,虽年方十七,却有着七十岁的灵魂,她懂得认命,不管老天爷给她什么,她一概收下。
进宫之后,她行事淡定、荣辱不惊,凡事不争出头、不抢风头,就连在宫中待了一辈子的老女官及老侍从都对她十分照顾,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她懂得医理,并发挥所长帮助了许多人。
因为深得人缘,老女官及老侍从们便利用他们在宫中的人脉及管道,将她引荐给皇太后。
她机灵聪明,少说多做,还身怀好厨艺及好医术,很快的便在皇太后的寝宫里窜出头。但她更教皇太后赏识之处是,她从不曾因得势而骄傲跋扈,始终谦逊谨守本分。
皇太后的身子原本是由御医照料,可自从得了夏珞瑶服侍之后,皇太后便将身子交由她照拂,见了成效,皇太后甚至将么儿齐世文接到寝宫中同住。
齐世文是皇太后最年幼的儿子,与皇帝齐世纲相差十六岁。
许是皇太后四十余岁才诞下他,他自幼身弱,几乎可说是用药汤喂大的,但也因为这样,他并未涉入几位兄长们的政争之中,反倒与皇兄感情甚笃。
齐世文饱读诗书,对经世济民之道颇有见解,皇上也经常与他讨论国政朝纲,十分倚重他的才能。
齐世文住进母后的寝宫之后,便由夏珞瑶照料着他的身子,两人朝夕相处,虽然身分悬殊,却也发展出淡淡的情愫,而这一切,皇太后都看在眼里。
齐世文与夏珞瑶总有聊不完的话,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教导她许多新知;而她自幼卖身为婢,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所见所闻对自出生便不曾离开皇居的他而言,自是新鲜。
他对她十分信任及仰赖,心里的话也只对她说,包括那些连他母后都不知悉的事。
夏珞瑶知道他的能力不在皇上之下,有着想为黎民苍生谋福祉的雄心壮志,却因为体弱只能做只受困的潜龙。
相处两年之后,齐世文终因体弱而病危,临终前,他几番握着夏珞瑶的手,要她记得他的面容,记得他掌心的那颗红痣,并与她约定来生再相见,她亦承诺他,若当真来生再相遇,她会倾尽全力助他创造一番气象,崇敬他并荣耀他。皇太后有意在儿子一息尚存时,将夏珞瑶许给他为侍妃,了却他的心愿,可他不忍夏珞瑶从此受困宫中,为他守寡,便央求母后在他死后将她送出宫,让她回老家安稳过日。
皇太后答应了他,于是在他病逝后,夏珞瑶便带着皇太后打赏给她的银两及首饰返回夏家。
她出宫返家后,李家便上门提亲,希望她能嫁给李子敬为平妻,与夏珞瑗姊妹俩共事一夫,她原是不肯,最终拗不过两家长辈的要求才勉强答应。
李家是做粮食买卖的,聪慧的夏珞瑶嫁进李家后帮了不少忙,生意蒸蒸日上。不只公婆看重她,丈夫仰赖她,就连一干伙计们也十分崇拜她。
然而这一切看在夏珞瑗眼中,实在不是滋味。
她的样貌不如姊姊姣美,资质也平庸,这些年又连生了三个女儿,未能为李家添丁,因而备受冷落,姊姊进门后,锋芒毕露,更显得她黯淡无光,可怜卑微。
终于,她再也忍受不了满心的嫉恨,将尖刀刺进姊姊的腹部,泣诉着她这些年来所受的委屈,以及姊姊带给她的压力。
“你不该回来,不该答应嫁给子敬……为什么?”夏珞瑗痛哭低喊,“你知道我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吗?如今我在你的阴影下活着,是多么的痛苦,你明白吗?”
看着泪流满面、悲伤又愤怒的妹妹,夏珞瑶的心一揪。
她熟习医术,知道这一刀不足以要她性命,也知道不管妹妹对她再如何怨怼,也不忍一刀便取她性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春野樱
赵知行(齐世文)
夏珞瑶
前世今生
穿越时空
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