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余家大家长相当崇尚古文之美,老大出生那天,刚好前一晚顺手翻阅的那本书,叫做《古文观止》。
他根本只有两个选择,要嘛叫余古文,要不就剩余观止。
余家老大后来沉痛地表示:「幸好老妈以死相逼,才没酿成我的人生悲剧。」
以前只要惹初恋女友生气,佳人就会阴沉沉地喊出那个原本该填在他身分证上的名字。
然后老二出生,顺手由书柜上抽出的那本,叫做《昭明文选》。
老二叹气道:「幸好老爸懂得变通,我也不乐意被叫文选。」
接下来的《楚辞》、《汉书》就更不用说了,每次小孩出生,取名时就像在玩尾牙抽奖一样,有够High的!也不知幸还是不幸,老妈没再生第五胎,不然他们家连《史记》都有。
杨伯韩当下就拍拍余氏兄弟的肩,心有戚戚焉地频点头。「兄弟,我懂我懂!」
他也是那个差点酿成人生惨剧的事主之一啊!
那一天,战国七雄与古文之家齐聚一堂,有种相见恨晚的感动,喜宴结束还相约续摊,根本没人想理会新郎新娘,让新人度过了无人闹洞房、温存又甜蜜的新婚夜。
后记楼雨晴
首先,老规矩,虽然是两本书,但后记仍然合并为一篇(有这个规矩吗?)
这一套书,如同依晴姑娘往常的惯例,是两本各自独立、因某个主题而合并为一套的主题书,原则上,无论您先看哪一本,都不会造成剧情上的混淆或困惑,您可视心情挑选先后顺序观看。
而,这一套书的主题,我个人是将其定义为「成长」。
这里所谓的「时差」,指的是两个人处在同一个时空,却因为某一些因素所造成的落差,导致无法交集。
《同心圆》,两人的差异是生理上的。
《分岔路》,两人的差异是心理上的。
然后,两对都各自做了不同的努力,使最后双方的步调能够一致。
至于书名的由来,晴姑娘当初原是担心太抽象难懂,尤其是第一个,听起来不太文学,反而比较像数学……
好啦,我来解释一下当初的发想,让大家比较好进入状况——
关于《同心圆》
男主角是一见钟情,从相遇那一刻起,世界便以女主角为圆心,为了赶上她的人生步调,努力让自己成长,无论人生的格局拓展得再宽阔,始终绕着她转,心从不曾远离。
关于《分岔路》
他们相遇在大学时代,最青春无敌的年纪,因为感应到彼此的爱情频率,陷入热恋。但是当爱情火花燃尽,彼此之间的差异终究让他们走向分岔路,男主角也有了一段不同的人生历练,又该如何绕回原点,牵手共行?
以上,报告完毕。
(好像太简洁了,缺乏诚意?好吧,再补上几段小插曲好了)
《同心圆》一书后半段,几乎是真人实事演出,房屋漏水那段,相信是许多人心中的痛,尤其遇上那种蛮不讲理的恶邻居,想维修也束手无策,只能无奈又心痛地每天看着房子渗水,一点一滴损害身家财产,那更是一整个的无语问苍天……
在写这本书时,身边刚好有朋友发生类似的案例,于是晴姑娘将它写出来,提供给大家作为应对时的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小小的帮助,当然,这种事是能不要遇到最好啦!
至于后续发展,晴姑娘实在嘴贱,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
那封寄到市政府建管局的陈情信,你们猜怎么了?我们伟大的公务人员,思考逻辑实非常人所能理解,其中有一段对话,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因为维修人员已经观测水表,确认楼上有漏水情形,建议做水管检测,但楼上不肯配合,而建管局没开单,竟说:「公寓大厦管理条例里没有这一条吧?你说的第六条第二项,是讲维护或修缮,没有讲到检测。」
我朋友:「……」
沉默了三秒,整个火大,非常呛辣的回道:「好,那我不检测了,我直接修缮,管它有没有问题,墙打掉修就对了!反正我的权利只能要求对方配合修缮,没办法要求他们配合检测,在你的定义里,检测并不包含在维护与修缮的范围,你是这个意思对吧?那么麻烦你介绍一尊不用检测就知道问题出在何处的神人给我。」
为了这个问题,双方争议了十分钟,我朋友事后还很毒嘴地说:「这位了不起的公务员最好都不要生病啦!不然他一定是那种要求医生直接治疗,不允许医生安排任何检查找病因的人,因为在他的定义里,抽血啦、照X光啦,这些都不包含在医疗范围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楼雨晴
余观止
杨幼秦
别后重逢
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