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天的骤雨在黄昏之前突然停止,隐在云层中的太阳终于带着笑脸缓缓向西坠去,经过雨水冲洗的阳光分外清新,透明的晴朗和晚霞互映生辉,在暮色之前,带给人们一种说不出的希望和喜悦。
刘心馨从公路局车上跳下来,她呆怔于天空中奇幻的美丽,她从来没想象过黄雪中的雨过天晴是这样动人,动人得使她忘了走路,忘了回家。
这几是天母,比较特别的一个住宅区。以前百分之九十以上住着美军军眷,街上的行人、屋前玩耍的孩童、采采往往的汽车全属于美国人,使人有个错觉,此地是美国的某一个小镇吗?渐渐地,屋子愈建愈多,中国人也渐多起来了,在城市住惯的人,也想来换换小镇风味,于是,天母变成华洋杂处之地,也失去了那份单纯。
原本天母的房子都不建围墙,相连着的屋子,也有相连着的屋前草地花圃,从你的窗口伸出头来可以叫到我家采,有种特殊的亲切友好气氛后采——不知道是否环境杂了,人多了,治安也没以前那么好了,于是有些人开始筑了围墙。一有开始就有人跟随,干是,各式各样的围墙就次第出现,不但破坏了亲切友好气氛,也破坏了统一和谐的外观。天母,也就像台北币其他许多地区了。
只有那街尾的几幢房子仍保持着原有风貌,相邻的屋子,相连的草地,没有围墙,静谧和谐中,还有——似乎守望相助的味道,中间第二幢就是刘心馨的家。
心馨是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短而有些天生自然波浪的头发整齐地用发卡夹住,一袭令人羡慕的北一女绿色校服,黑裙白鞋,青春光芒在微摆的裙边晃动。她有张漂亮却孩子气重的脸,黑黑的圆眼睛很无邪也显得顽皮。高中三年级,就待考大学,她却没有准大学生的成熟风韵,也许因为家庭环境单纯吧!她只有母亲和一个比她只大一岁、在台中念东海大学一年级的姐姐心宁,她看来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她抱着书包,仰望天际,她无法把视线从那奇异的美丽中收回来,何况,那动人的图画渐渐淡了,更淡了,暮色已从四面八方涌过采——她向前走一步,一脚踏到一个小水滩,泥水沾湿了她的鞋袜,她惊叫一声,一只温热的大手掌突然落到她肩头。
“干什么?小星星。”好开朗的男孩子声音,听到声音几乎就能联想到主人漂亮、出色的笑容。
“秦康,你想吓我?”心馨转身,对着那高大的男孩直皱鼻子,“你知道你这一掌有多少磅?”
“一掌有多少磅?”秦康笑了。果然漂亮出色、高大英伟,几分不羁中还有一丝——书卷气的真诚。“掌以磅计,数学弄昏你的头吗?”
“这么早下班?”心馨展颜一笑,不再计较“一掌多少磅”了,他们并肩往前走。“没有约会?”
“要赶一张图表。”秦康扬一扬手中的纸卷,“不过,还是可以免费教你数学。”
再扬一扬手,他径自走进毗连着没有围墙的第一幢屋子。心馨再走几步,走进第二家。
心馨的家是很现代化的家庭,布置得十分舒适、漂亮,虽然这屋子缺少男主人,在经济上,她们是富裕的。心馨的母亲吴浣思是个十分出色的钢琴家,她所主持的一间钢琴学校极负盛名,虽然她挑选学生十分严格,但排着队等待受教的学生永远是那么多,对浣思所定的昂贵学费也在所不计。当然,这是她们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浣思离了婚的医生丈夫刘哲凡每月也付给她们足够温饱的赡养费。
心馨知道母亲不会那么早回家,她换好衣服,到冰箱里拿一瓶鲜奶,坐在沙发上慢慢饮着,她也听见那个厂东籍的女佣四姐在厨房砰砰碰碰地弄晚餐了。
对十八岁的心馨采说,生活是平静无波的,她每天上学、放学、做功课、看书,心中最大的目标是三个月之后的大学联考。她希望考上一所好学校,更希望学校是在台北,家中只有三个人,心宁已到自中,她若再离开,岂不只剩下母亲?那岂不太寂寞?她是这样想的。
想到考好学校,她立刻从一边的书包里拿出课本,考大学犹如拼命,她不能懈怠,就算读得头昏脑胀,近视眼八百度,若考上台大,也是值得,是不是?八百度的近视眼虽难看得吓人,台大——嘿!也够神气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严沁 刘哲凡 吴浣思 道出离婚夫妇的情怀 当初因了解而分离 后因一场大病又将两人连系在一起 因为大家心中的唯一另自己心动的人